微信扫码分享

2018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

时间:

2018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2018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2018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知识,包括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 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
  3. 美国的科研人才会不会出现断层
  4. 美国有多少大学
  5. 美国有多少间大学

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博#导语】无考博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各招生单位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考博专业目录、考博参考书目、及导师联系方式,请考博考生密切关注。以下是《2018年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需求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1952年第一工业机械部船舶工业局筹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2年11月福建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源自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造船科、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源自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造船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7月上海机电工业学校(源自193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机械科和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源自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轮机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正式创办,开始招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源自1979年创办的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源自1951年创办的华东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苏科技大学。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养条件不断完善。目前拥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492亩。一个占地2350余亩的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新校区正在全面建设之中。学校有15个学院;拥有15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46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台套数28360台(套);纸质图书195万余册(含张家港校区)、电子图书270余万种,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具有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作为江苏省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类学科专业设置的高校之一,是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的蚕业研究机构,先后16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二等奖11项,拥有世界的国家桑种质资源库和蚕种质资源库。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1个培养领域。有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2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序列学科,5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拥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35个。学校拥有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高校。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8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员工2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230名。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67名,副高职称人员576名。其中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以及江苏省教学、特聘教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各层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等100余名;拥有4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点。

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在校普通本科生22234人(含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5963人),研究生3687人(数据截止2017年9月),全日制外国留学生303人。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注重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学校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项目242项、省部级项目33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3项,其中一等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1617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103件。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发改委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4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国家培育点;3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1个江苏省农林厅、1个江苏省经信委和1个江苏省经贸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此外还拥有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镇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一贯重视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省船舶与海洋类高校联盟,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上海沪东造船厂、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校,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年总额达2000余万元。其中,招商局集团、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江苏科技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激励着广大师生和校友砥砺前行,成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创造学校发展新辉煌的精神动力。江苏科技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努力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发展。展望未来,江苏科技大学紧紧围绕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大力弘扬“船魂”精神,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长远目标而奋斗。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江苏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学科及人数

我校2018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三个博士点拟招收博士研究生23人左右,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时将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国家承认硕士学位的人员;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

3.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6.报考类别分为定向和非定向,报考定向的在职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证明,报考非定向的普通考生,录取时须将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学生档案部门。因调档和协议等问题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考生自负。

四、招生方式

1.普通招考

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初试,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研究生。

2.推荐免试

选拔对象除满足报考条件第1、3、4条规定外,须为本校二年级在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须为本科,学位须为学士或学士以上)。具体见《关于做好2018年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五、报名程序

第一步:网上报名(2017年11月10日-2018年4月30日)

(1)考生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网址为:http://222.187.120.13:9000/)填写报名信息。

(2)考生在规定网报时间内打印报名系统中的相关表格,并向我校研招办提交以下材料:

①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

②专家推荐书,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推荐意见;

③获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和推免在学硕士生还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开学报到前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获境外学位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④身份证复印件;

⑤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

⑥体检表(可在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

⑦思想政治考察表;

⑧其他材料:报考定向的在职人员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的介绍证明。

报名考试费:200元

外地考生上述纸质报名材料请通过邮局EMS或挂号信方式寄送(邮编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信封上注明“2018年博士报名材料”),请勿通过民营快递公司寄送。

第二步:现场确认

确认时间:具体时间待定。确认地点:江苏科技大学研究院招生办公室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携本人身份证、最后学历及学位证书等原件(应届硕士生携硕士学生证),现场确认时缴纳报名考试费。未经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审查合格者核发准考证。

六、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科目为:

⒈政治理论(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者免试);⒉英语(含听力测试);⒊业务课二门;

具体考试内容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复试以综合面试为主,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素质、外语口语、专业知识等。

入学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录取

我校根据招生规模,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身体状况等综合条件确定录取名单。

定向培养考生在录取前须签订培养协议。

八、学制与学费

博士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学费标准为1万元每年。

九、毕业生就业

定向培养博士生回原定向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行就业。

十、奖助学金

博士期间,学校提供各类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生均4.5万元左右(其中:博士新生学业奖学金仅限于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享有,并须取得相应硕士学位;档案不到我校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士期间,带工资收入的定向博士研究生或非应届硕士毕业生不享有博士新生学业奖学金),另设有国家奖学金3万元,助学金每年1.35万元(非在职考生),及其它专项奖学金。还可承担助研助教等领取相应津贴。

十一、其他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在初试前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放弃报考者,相关报考费用不予退还。

2.考生因与所在单位的相关纠纷而不能被录取,概由考生及所在单位负责。

3.凡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我校将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学籍,后果由考生自负。

4.未尽事项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准。

招生联系方式: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研招办喻静0511-84402362

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

从1978年恢复高考到2017年,中国一共诞生了1.14亿的大学生(含专科),占人口总数的8%。其中本科以上的大约8000万,占人口总数的5.7%;硕士以上的约8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0.57%。

换句话说,在中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不足6%,而拥有硕士学历的人更是不到1%(虽然数据中没有统计2018-2020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同样这3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一直保持正增长)。

因此,即便这些年扩招,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数量也还没有达到烂大街的地步,更不用说博士了。

2009年3月,中国青年报撰文称:“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据统计,硕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10778人发展到2007年的360590人,年均增幅为15.07%;博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302人发展到2007年的58002人,年均增幅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幅。截至2007年,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达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

2017年,正是中国博士招生的第40年。从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我国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确切数字是83878人),其中,毕业博士生有5.8万人。

2020年被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尚未公布,但估计在6.5万人左右。如果加上这6.5万,那到目前为止,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只有约94.53万人。

现在,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也还没有出来,我们如果还按14亿人口计算,就会发现中国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1/1481、万分之6.75(不足万分之七,实际数值肯定比这还低),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约为1%)。

美国的科研人才会不会出现断层

美国的科研人才会不会出现断层?有可能。

美国科研人才难道不会出现断层么?答案是肯定的。随着现在科技大爆炸,高科技发展越来越迅猛,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全球知识每两年大概就增长一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美国不加大硕士博士等人才的培养力度,那么未来美国科技人才也是有可能出现断层的。

现在做研究工作的一半都是博士学历,从美国毕业的博士人数,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每年培养的科研人才数量了。2018年,美国学校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达到了55195个。其中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为42227个,非S&E领域为12968个。2018年,中国籍为6182人,大概占11.2%,印度为2040人,韩国1035人。

2019年美国大概一共授予了55,703个博士,其中有42,980位STEM博士,非理工科有12,723位,其中大概有一半以上授予了国际学生。中国印度韩国是国际学生的前三来源。而到了2020年,美国总共授予的博士学位大概是5.52万人。这样来看,美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大概稳定在5.5万人左右的样子。而作为对比来看,2017年,我国博士毕业人数就达到了5.7万人,大概已经超过了当年美国博士毕业人数了。

而到了2021年,我国当年毕业的博士人数达到了7万人,我国博士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大概1.5万人左右。2021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在读博士生50.95万人。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来,我国每年博士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都在较快增长,博士毕业生更多,意味着研究人员越多,这对于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可以说拥有了更多的人才保证。

2022年,我国博士招生人数有可能突破13万人,这样来说,再过几年,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可能会达到10万人以上,有可能达到美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的一倍以上,这样对于我国科研的发展可能就更有利了。

而未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未来科技领域的发展也将会更加细化,而每个细分领域可能都需要相应的大量科技人才去研究,去突破。而这样一来,作为一个大国,要想让自己的科技树长得更加壮大,那么可能就需要更多的博士等人才去进行不同的研究。而显然一个国家每年培养的博士人才越多,那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就可能越多,那么可能这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就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而如果未来美国不愿意花费大力气去培养更多的博士等人才,那么随着高科技领域的增多和细化,那么美国也是可能面临很多领域无人研究,出现断层的窘境的。

美国有多少大学

美国共有3600所大学,其中公立大学有近1700所。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

美国的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有四年和两年之分,有区域性和全国性之分,有专科学院和综合大学之分等等。其中有2600多所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四年制大学,还有两年制的社区学院。

拓展资料:

在2013-2014年美国共有7,236所院校,其中两年制的职校有1,685所,四年制大学3,039所,这两类颁发学位证书的学院及大学加起来有4,724所。为高中毕业生提供从中小学师资培训、两年制职业教育到四年制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机会。

在所有这些大学里,有多少学生呢?教育部2017年秋季发布的资料显示,美国大学学生总数刚刚超过两千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510万人。大学女生超过男生的数量与年俱增,2017年女生为1150万人,男生只有890万。美国四年制大学生为1340万人,两年制大学生则为700万。准备读硕士或博士的则有3百万人。

少数族裔的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00年到2015年,非洲裔和西语裔大学生从占比11.7%增加到了14.1%。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美国大学里就读的外国学生历年来都在增加。在2016-2017学年,外国学生总数达到108万人,比起十年前增加了85%。其中又以从中国来的学生最多。

参考资料:美国公立大学_百度百科

美国有多少间大学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的数据,截至2017-2018学年,美国有4298所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另外的数据显示美国有5300所大学。数字产生区别的原因之一是如何计算大学分校,因为许多机构都开设了分校。如果把分校算为一个独立的学校,那产生的数据自然就不同。

我们以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数据为权威数据,来看一下这些大学中分别有多少公立和私立大学。

在NCES列出的4298所院校中,2017年秋季有1626所公立大学、1687所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985所营利性学校。

美国公立大学一般来说是州立大学,由50个州各自设立,并单独运作。公立大学的办学资金绝大部分还是来自纳税人,本州居民或者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就读本州公立大学,只需要支付极少的学费——InState(州内学费),其数额非常低,一般是几千美元至一两万美元不等。外州学生以及国际学生如果就读某一个州的州立大学,则需要缴纳两部分学费,即InStateTuition(州内学费)和Out-of-stateTuition(州外学费)。其中州外学费比州内学费高出很多,一般为两万多至四万多美元。

一般而言,公立大学学生多,老师少,和老师的直接沟通比较难直接建立起来,同时老师比较注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大家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美国的私立大学般都是由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不少Top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在全美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前20强中大部分都是私立院校(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是全美第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学)。TOP私立大学的文凭含金量很高,但是申请其实并不容易,学费也很昂贵,但是大家和老师可以建立起直接的沟通,教学质量比较有保障。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美国大学里就读的外国学生历年来都在增加。在2017-2018学年,外国学生总数达到108万人,比起十年前增加了85%。其中又以从中国来的学生最多。

OK,关于2018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和博士占全国人口比例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