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法国奥兰治(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

时间:

法国奥兰治(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法国奥兰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法国奥兰治以及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法国对荷兰的交锋历史
  2. 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骑兵团的介绍
  3. 为什么荷兰国徽上的格言用法语不是荷兰语
  4. 奥兰治罗马剧院
  5. 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

法国对荷兰的交锋历史

1652年-1654年,1664年~1667年,1672年~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其中第三次为荷兰对英法同盟的战争,主要战场为对法国的陆上战争。

1688年-1697年:大同盟战争:英格兰、荷兰、勃兰登堡(普鲁士前身)、西班牙、奥地利等VS法国和苏格兰。

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联合王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萨伏依、葡萄牙VS法国和波旁王朝控制的西班牙,巴伐利亚的战争。

1793年:法国大革命:荷兰参与英、奥、俄主导的反法大同盟对抗法兰西共和国,结果战败,2年荷兰本土境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驱逐奥兰治家族等贵族势力建立亲法的巴达维亚共和国。

1800-1810年:第四、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作为法兰西帝国傀儡之巴达维亚共和国支持法国对抗英、奥、普、俄等反法同盟成员。

1815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包括滑铁卢战役的那次,拿破仑的最后一战,在维也纳体系建立后,荷兰成为以复辟的奥兰治家族统治的王国。支持英-普领导的联军对抗法国。

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骑兵团的介绍

第1外籍骑兵团(法文:1errégimentétrangerdecavalerie)为法国外籍兵团的一员,驻扎于法国沃克吕兹省奥兰治,目前隶属于法国第6轻装甲旅团。

为什么荷兰国徽上的格言用法语不是荷兰语

这条标语是带领荷兰人民走向独立的威廉一世的格言。威廉一世本人是法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了他的原话。

奥兰治罗马剧院

古代阿劳西奥(法国南部的现代奥兰治)的罗马剧院是古代保存最完好的例子之一。它建于公元1世纪,曾经可容纳9,000名观众,并以其巨大的舞台墙为主,其华丽的立面装饰着柱子、门口和壁龛。该剧院于公元1981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区域历史

Arausio的凯尔特人遗址以一位春天的神灵命名,在马萨利亚(现代马赛)呼吁支持当地部落后,在公元前2世纪首次引起了罗马人的兴趣。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其中包括与入侵的丹麦部落、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战斗。最终,普罗旺斯地区被罗马人控制,在公元前44至27年间,Arausio被第二军团的退伍军人使用,并获得了殖民地的地位。它的正式名称是ColoniaIuliaFirmaSecundanorumArausio。这座城市因其位于贸易路线和肥沃土地上而繁荣昌盛,并被赋予了典型的罗马纪念性收藏品建筑,如寺庙、论坛、凯旋门、罗马浴场,当然还有剧院。

设计和尺寸

剧院建于公元1世纪末,使用当地的黄色和白色石灰石,在圣尤特罗普山的一侧设有座位层或洞穴。石制座椅分为三层,分别为20、9和5排座位,使剧院可容纳约9,000名观众。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大门和入口隧道(ambulacrum),观众一旦进入剧院就无法进入另一层。前三排的座位是为市议员(decurions)等贵宾预留的,有的还刻有铭文。虽然现在已经修复,但一些原来的座位仍然在舞台两侧附近的顶部。

舞台墙(scaenaefrons)长103米,深13米,高37米。三层高墙设置有多个门洞(包括中央主入口门洞或王阀),窗户和壁龛排列在海湾中。立面进一步加强了多达100根装饰性大理石和花岗岩柱,类似数量的壁柱、马赛克、饰板、饰带和许多精美的雕像。如今,中央壁龛以其3.5米高的罗马皇帝雕像占据了整个场景的主导地位,该雕像于公元1930年代被发现并恢复为类似于奥古斯都。

舞台墙的侧面包含额外的舞台入口(valvaehospitales),有自己的exedra或讲台,以及曾经被演员用来更换服装和道具的房间(postcaenium)。因此,最初由木头制成的高架舞台(讲坛)被三边包围,长度超过60米。它最初与铺砌的半圆形管弦乐队被一米高的墙隔开。在舞台墙的顶部,可以看到曾经支撑剧院帆布遮阳篷的柱子的石台。

舞台外墙保存完好,有17个拱形门口,由接合柱隔开。中央门通向舞台,外门通向通往洞穴的楼梯,其余的都是通往另一侧不与舞台相连的独立房间的入口。门口上方有更多的壁柱(共22个)和两排水龙卷。墙的每一侧都以一系列巨大的拱形入口结束,这些入口建在两层楼上。在现在用作售票处的一侧,有重要的圣殿和寺庙的遗迹,供奉着一位身份不明的皇帝。

剧院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了修改,但不幸的是,没有关于古代在剧院中演出的确切戏剧的记录。然而,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哑剧和哑剧,可能是在庆祝皇室崇拜的节日中上演的。

后来的历史

像大多数古代古迹一样,剧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它在古代被遗弃,随后不分青红皂白地重复使用其砖石,改建为堡垒,然后化身为住宅区,曾经有自己的街道贯穿其中.尽管如此,路易十四仍然幸存下来,将这座巨大且仍然屹立的舞台墙描述为“我王国中最好的墙”。在公元19世纪,剧院由建筑师奥古斯特·卡里斯蒂(AugusteCaristie)修复,从公元1869年开始,一系列被称为“罗马盛宴”的艺术节开始了。这些活动后来改名为“Choregies”,利用剧院出色的音响效果举办古典音乐会的传统在今天仍在继续,举办了重要的夏季歌剧节、戏剧节和音乐演示。

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介

奥兰治河主要支流有卡勒登河、法尔河、萨克河等。

奥兰治河

从河源至普里斯卡段为上游,流经雨水丰沛地区,支流多,年经流量丰富,含泥沙多;普里斯卡至奥赫拉比斯瀑布段为中游,最宽可达6.4千米,有河间岛;奥赫拉比斯瀑布以下为下游,河口宽4千米,为沙洲包围。

中下游流经干燥地区,除间歇性河外无支流汇入,水量季节变化大。

不能通航,河上多桥梁。

从河源至法尔(Vaal)河汇人奥兰治河的汇口为上游;从法尔河口至奥赫拉比斯(Aughrabies)瀑布为中游;下游段为南非与纳米比亚的界河。

河流全长1860千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490立方米/秒,是非洲第五大河。

奥兰治河连同其主要支流瓦尔河形成一个面积至少有973000平方千米的流域。

流域的西部一般是干燥、平坦、无灌溉就不能种植的土地。河本身对它所流经的区域在经济上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环境水系组成

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赖索托高地,离印度洋不到200千米,大致以向西方向流过2200千米注入大西洋。

奥兰治河横贯南非草原区,在南非亚历山大湾流入大西洋前,它确定了喀拉哈里的南部边界并将那米比南部一分为二。

沿着这条路线,橘河形成了南非自由邦省的东部边界,同时也形成那米比亚和南非的边界线。

主要支流

奥兰治河右岸有马卡伦河、卡利登(Caledon)河、法尔(Vaal)河、赫龙瓦特河、莫洛波(Molopo)河、菲斯干(Fish)河等;左岸有克拉伊(Kraai)河、锡奎河、布拉克(13raK)河、哈特比斯(Hartbees)河。

大部分支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下游河段除间歇性河流外,无支流汇入。

法尔河是奥兰治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德拉肯斯山脉的西坡,河长1250千米,流域面积19.35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44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有:费特河、里特河和哈兹河等。

地理环境水文

奥兰治河的流量很不稳定,冬季下游常干枯见底,中游河段也因蒸发强烈,水量很小,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段。奥兰治河流域的降雨模式对河水流量有直接的影响。

在赖索托境内,与卡利登汇流的上方,年降雨量平均为700-800毫米;再加上高地的融化冬雪,这块小地方近于提供橘河全年总流量的60%左右。

自卡利登到瓦尔年降雨量约减少280-410毫米,在瓦尔汇合点以下的那米比减少至50毫米以下。

作为径流到达河里的降雨,从赖索托的16%减少到较低的奥兰治河集水处的不及0.5%。

相反,夏天最高温度是从东至西地上升,在赖索托每年平均5天超过30℃,在西部则每年有150天。

这种现象的结果是蒸发率自东到西惊人地增加。

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可达橘河下游降雨量的12倍,而干旱区水库的可储量最高可能会减少60%。

流域地貌

奥兰治河发源于赖索托东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原,然后向西流经奥兰治河低地(海拔300米),最后注入大西洋。

上游为多雨区,河源区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多峡谷瀑布。中下游流经干燥地带,支流稀少,水量的季节变化很大。

在东经20°附近,河床呈阶梯状降落,形成著名的奥赫拉比斯瀑布,落差达122米,是南部非洲第二大瀑布。

瀑布以下河段穿越沙漠地带,水量减少。

河口有沙洲阻拦,枯水期水量甚微。在进入赖索托西南面的南非之后,奥兰治河即向南和向西流经开阔的土地,地面上有砂岩、页岩和泥岩,在有粗粒玄武岩露出的地方就形成小山丘和平顶山。

河床的宽、深都因露出的粗粒玄武岩而有极大的差异,有时可使其狭窄到1200米。

在维沃尔德水库(HendrikVerwoerdReservoir)的上端,卡利登(Caledon)作为一条支流汇入奥兰治河。

在它与其他一条主要支流瓦尔河汇合点的下方,橘河交替地穿过深壑和宽谷。

再远至下游的阿平顿(Upington),河又分成无数的水道,水道之间是不同长度的岛屿,河流到了其最宽之处,有些地方几乎有6.4千米宽。

卡卡马斯(Kakamas)下方约32千米,奥兰治河又在几个水道中,形成奥赫拉比斯瀑布。在此处穿过一串湍流后,冲进一潭深池中去。河几乎是在垂直边的峡谷中流了约18千米,然后又出现在开阔地。河的下游,即从奥赫拉比斯瀑布到海里,有时称作峡谷地带(GeTract)。在那些岩石表面较软的地方,河谷一般是开阔的;但在河流穿过较硬的火成岩时,它被限制在几乎是笔直的峭壁之中,有些地方可高达300米。橘河的某些崎岖水道在河的最后一段中,即在转向西流至那米比沿海沙漠之前沿着里希特费尔德(Richtersveld)流的这一段;过了沿海沙漠之后河流即倾入大西洋。

居民

奥兰治河源头的高山谷无人居住,虽然其邻接的高原被南索托人(常被称为巴苏托人〔Basuto〕)用作放牧地。在赖索托边界和北阿利瓦尔(Aliwal)之间种植了玉蜀黍,这个地区还被用作放牧牛羊的牧场。再往下游的干燥灌木地区一般只适宜于放牧。但是沿着河道有一些灌溉段。其最大的当在阿平顿和奥赫拉比斯瀑布之间,布胡山水坝(BoegoebergDam,位于普里斯卡〔Prieska〕和阿平顿的当中)的下游,这里生长有棉花、苜蓿、葡萄和海枣。农庄散布在该河的淡水供应所及的范围之内。沿岸无大城镇。

开发水电

奥兰治河河道狭窄,陡岸较多,有许多适宜开发的中小型坝址,但都因流量不足,水电开发意义不大。而且南非需要大量的工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因此供水咸为河流开发的首要任务。

为满足这些需要,一方面在该河筑坝蓄水,另一力面兴建沟通该河与东南部印度洋水系河流的跨流域工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电开发。

始于1962年的奥兰治河开发工程是南非最大的目标工程,目的是将奥兰治河的水向南引至开普省东部灌溉农田,并调节向西流到亚历山大港的流量,有灌溉、供水、发电等多种效益,建成后可灌溉30.8万公顷农田,提供生活用水45.8万立方米/天,年发电10亿kW·h。工程包括多座大坝、两条总长135千米的引水隧洞、总长超过400千米的生活用水管道和1360多千米的干渠。工程大致分6个阶段建设,总工期约30年。第一阶段工程包括两座混凝土拱坝:亨德里克维尔沃德(HendrikVerwerd)拱坝和勒鲁(LeRoux)拱坝;奥兰治河一菲什河隧洞和勒鲁坝下游渠道输水系统等,已于20世纪70年代完成。

1.亨德里克维尔沃德拱坝:建在奥兰治河上,位于奥兰治自由邦诺瓦尔斯蓬特(Norvalspont)市上游约5千米的一个峡谷内,最大坝高88米,形成面积37400平方千米、总库容59.6亿立方米的水库。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32万kW。

2.勒鲁坝:位于亨德里克维尔沃德坝下游约112千米处,最大坝高107米,大坝形成面积138.7平方千米、总库容32.87亿立方米的范德克卢夫(VanDerKloof)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22万kW,在坝址下游左右两岸各建一套渠系,在初期能保证灌溉22400公顷的土地,其中奥兰治河南岸,在勒鲁坝和霍普顿之间的农田有13600公顷;奥兰治河北岸,从坝到开普省与奥兰治自由邦的边界有农田8800公顷。右岸渠系初期流量为57立方米/秒,后期加深后流量达到114立方米/秒。

奥兰治河一菲什河隧洞是世界上最长的输水隧洞之一,目的是将奥兰治河的水向南引到开普省东部的菲什河。隧洞直径5.35米,全长82.5千米,从亨德里克维尔沃德水库引水。水通过一座进口控制塔进入隧洞,控制塔在不同高程处都设定了进水口以对应不同的水位。进口处洞底高程比水库正常蓄水位低30.5米,能抽取88%左右的库容。隧洞底坡为1:2000,出口处洞底高程比进口处约低41米。隧洞最大流量57立方米/秒。

法尔河上建有:哈茨坝(Harts)(1938年建成),库容0.667万立方米;法尔坝(Vaal)(1938年建成),库容25.29亿立方米;布卢姆霍夫坝(Bloemhof)(1970年建成),库容12.73亿立方米;格罗特兰伊坝(Grootdraai)(1981年建成),库容3.6亿立方米。4座水库库容共约42亿立方米,多用于灌溉和供水,据估计,从法尔河引用的水量1985年为20.4亿立方米,2000年将增至34亿立方米。已建工程尚不能满足灌溉与供水需求。

灌溉

大的灌溉和水力发电工程在橘河许多地方都受阻,因为大量淤泥阻塞了水库,减少了储水能力。与这个问题作斗争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布胡山水坝(1931年竣工)增加水闸,以便大多数淤泥可由此通过。

为了要取得对奥兰治河的全面控制,橘河工程被置于远一些的上游上,即在卡利登与瓦尔汇流处之间。计画包括若干坝和运河工程;工程始于1962年。已完工的有维沃尔德水坝(1972)构成维沃尔德水库;勒鲁水坝(P.K.leRouxDam),位于维沃尔德水坝下游145千米;一条约80千米长的坑道将水从维沃尔德水坝带到大鱼河(GreatFishRiver);以及大鱼河与森迪斯(Sundays)河之间的一条灌溉运河。90年代仍在建筑中的工程有在勒鲁水坝下面的范德克卢夫(VanderKloof)灌溉运河。

交通

全河道无法航行,因为其水流不规则,经常受瀑布、湍流所阻断,河床及河口常被淤泥堵塞。在北阿利瓦尔和奥兰治蒙特之间的河面上有许多桥,最大的当属在阿平顿的那座。

维沃尔德水坝

是工程中的主要水库结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足够的水储存在水库中以备将来通过勒鲁水坝或橘河-大鱼坑道作进一步的分配。水坝的最高处离河床为77米,顶部长950米,维沃尔德水库表面面积约363平方千米。勒鲁水坝最高达107米,顶部长766米,水库最大表面面积为140平方千米。两个水坝均有水力发电的电站,水库还提供水上娱乐设施。

增加瓦尔河容量的措施也在进行中。通过图盖拉-瓦尔(Tugela-Vaal)水利工程可获得水。赖索托高地工程可向法尔提供更多的水,这项工程完工时将有几个水坝和水库建在辛古(Sinqu)河、马利巴马措(Malibamatso)河和森军延(Senqunyane)河上。

相关资料

所知第一个白人越过河至北岸的是一位南非白人猎象者考埃特希(JacobusCoetsee),他于1760年在河口附近涉水过格鲁特(Groot)河,这是该河当时的名称。后来在18世纪时过河探险是在南非白人探险家霍普(HendrikHop)、荷兰军官戈登(RobertJacobGordon)、英国旅行家帕特生(WilliamPaterson)和法国探险家瓦扬(FrancoisLeVaillant)等人带领下进行的。他们从河中心至河口进行探测。18世纪后期起在橘河北面建立了传教站。1813年伦敦教会的甘贝尔(JohnCampbell)探索哈茨河,从它与瓦尔河的汇合处开始沿着瓦尔河到它与奥兰治河的汇合处,一直探索到奥赫拉比斯瀑布。至于奥兰治河的源头则于1836年由法国新教传教徒阿布塞(ThomasArbousset)和多玛(FrancoisDaumas)所首先到达发现的。

整个19世纪,奥兰治河是英国势力在南非的北部边界。从30年代起,布尔人渡过该河,向英国当局寻求土地和自由。他们因该河的缘故将他们的第一个共和国取名为橘自由邦。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法国奥兰治和奥兰治河简介及详细资料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