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大学教授 英国 阶级(英国阶级怎样划分)

时间:

大学教授 英国 阶级(英国阶级怎样划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大学教授 英国 阶级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英国阶级怎样划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 中国留学生上课怎么办
  2. 英国的等级观念及制度形成原因
  3. 2013英国BBC:BBC调研划分英国社会七大阶级
  4. 英国多所大学教师罢课后续发展和影响
  5. 英国阶级怎样划分

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 中国留学生上课怎么办

英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中国留学生自然是很多的,但是最近让同学们尴尬的一个情况是没有课可以上,因为英国有很多学校的教师罢工,那么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和我一起来看看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中国留学生上课怎么办。

中国春节接近尾声,国内学生已经开始准备开学。

但在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中国留学生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况:没课上。

原因就是从2月22号,英国高校大罢工正式开始,预计持续四周。

英国的大学生,特别包括学费昂贵的中国留学生,该怎么办?

·01·

这次罢工规模真的很大。

目前涉及到的高校达61所,几乎有些知名度的高校全都名列其中。

其中包括中国留学生众多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知名高校。

具体罢课时间如下:

第一周:周四2月22日和周五22日(两天)

第二周:周一2月26日,周二27日和周三28日(三天)

第三周:周一3月5日,周二6日,周三7日,周四8日(四天)

第四周:周一3月12日,周二13日,周三14日,周四15日和周五16日(五天)

罢工的教师将有4.5万人,近100万的学生受到影响,20万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推迟毕业,很多新生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拿到入学通知书了。

罢工的原因和焦点是,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和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对大学教师退休金改革计划产生分歧。

目前,高校教师们的退休养老金赤字已经达到175亿英镑(目前汇率,1英镑约相当于8.84元人民币),巨额的福利及其养老金让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头疼不已。

校长委员会就想要改变养老计划,把退休的教职人员按月领取退休金的固定收益计划(USS),改变成分配型的养老计划。

其实质就是养老金放到股票市场进行交易,以后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受到股市的影响,这改革可能让教师在退休以后减少上万英镑的收入。

这当然就引起了高校教职员工的强烈不满,从中也暴露出英国高校校长与教师的矛盾冲突。

·02·

英国高校管理层的“高收入”可是司空见惯的。

去年英国媒体爆料:巴斯泉大学的副校长克里斯蒂娜·斯莱德教授一年的福利为42.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7万,这还不包括25万英镑的年薪。

因为曝光,斯莱德教授宣布辞去副校长职位,但11月英媒跟踪说,她不做副校长之后年收入也超过80万英镑。

英国大学校长平均年薪约为25.8万英镑,这不还算福利及别的花费。

比如,英国大学校长在航班上的平均花费为9000英镑,酒店平均花费为3000英镑,一年下来,英国校长在机票和住宿方面平均花费就超过10万人民币。

他们住着百万英镑的房产,享受头等舱待遇和高档酒店的待遇。

但是,教师的工资有多少呢?

去年7月,GuaduatesProspects网站公布了英国高校讲师平均收入的调查结果:

英国高等教育讲师的授课分为三个等级:初级讲师年薪:£33,943~41,709英镑;高级讲师:£41,709~55,998.;教授职称讲师:£54,637~107,244。

就整体来看,英国高校的教职员工资也是不低的,2016年,BBC统计英国中产阶层人士的年收入平均为24744英镑,大学教师平均的年收入均是中产的阶级的2倍以上。

但是,英国高校管理层的年收入是教师收入的10倍,这也高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15万英镑年薪的标准。

罢课游行的老师

高校教师通过罢工反对英国高校管理层的贵族化,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也是必然的了。

·03·

教师争取自己的权益,无可厚非,但是学生的损失谁来负责呢?

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已经宣布:只要是UCU工会成员,都将拒绝补课代课、罢工期间自愿授课,或者在罢工结束后补齐所缺课程等任何形式的补课工作。

这也意味着,全体学生沦为“牺牲品”,损失由学生自己来承担。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大学费用最贵的国家之一,英国本科学制学费约为7000英镑,而留学生学费是英国学生的2倍,留学生的本科医学学位的学费高达38000英镑。

学生交了高昂的学费,但得不到相应的授课,这损失实在不小。

英国《卫报》报道,圣安德鲁大学的大二学生GeorgiaDavies算了一笔账:“我平均每周上12小时课,每小时要花费我32英镑(278.76元人民币),因此,(教师们)罢工14天,相当于我为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支付的768英镑(6690元人民币)打了水漂。”

英国《卫报》刊载一些家长的心声:

中国留学生的损失更大,国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曾计算过:罢课将导致1/3的课程被取消,其费用高达2000英镑以上。

也就是说,算上学费和生活费,每一节课被取消,中国留学生将损失100英镑。一节课近千元人民币,这可是中国父母攒下来的血汗钱呀。

根据BBC报道称,在罢工期间,院校将也暂停计划中的考试、发放作业、评分及其反馈等工作。

不考试、没有作业了,这对于一些不太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无异于是个好消息,欢呼雀跃。但是,学生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在英国浪费时间和青春,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家长和学生们支持教师们争取权益,但是对用高额学费换来的教学时间缩短,感到愤慨。

教师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同时,学生的权益谁来保障?

·04·

面对即将到来的罢工,约克大学的学生ConradWhite、卡迪夫大学的SamuelVeal发起了网上请愿,表达自己的不满。

约克大学请愿书:本学期课时20周,相当于100天,学费大约9000镑。而罢工两星期,即14日期间,学生白交了1295镑学费。国际学生的损失,更远远不止于此。300英镑是我们应该获得的最起码的赔偿。

目前,约克大学已有4300多学生人签名。

现有很多高校的学生发起网上签名后动,要求学校赔偿损失。

伦敦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近三千名学生在网上签名,要求索赔一千英镑。

除此以外,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莱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等大学的学生均公布网上签名网站。

英国的大多数网友也表示理解:“大罢课其实是英国大学管理层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学生们真的是无辜被牵连,无论是花费更高学费的留学生,还是本身贷款上学的英国本地学生,他们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次大罢工,预计从2月22日开始,每过一星期就增加罢工的天数,如果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与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的意见没有取得一致,罢课活动还将继续,具体结束时间无法确定。

正如英国人所担心一样,“比起要求赔偿,这些学生更焦虑的是自己的前途!那些苦读几年即将工作的学生,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毕业,未来在哪里!如果高校和工会一直闹下去,一代人的利益都被侵害!”

英国教育部长DamianHinds也希望学校考虑学生的索赔

·05·

如今,英国已经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罢工也在牵扯着每个留学生父母的心。

虽然,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顺利平安完成学业,在国外不要多事,但是这次罢工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利益,难道还能保持沉默么?

所幸的是,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也参加签名请愿活动,甚至成为所在大学要求赔偿活动的发起人。

权益不是别人赏赐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同时,通过罢工事件起因,我们应该也看到,在精英化管理的英国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

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已经不是第一次,屡见不鲜。

高等教育成为管理者榨取教师和学生血汗的敛财场所,能不激起社会矛盾么?

最后的受害人会是谁?

英国的等级观念及制度形成原因

贵族与平民的划分,一直是英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特点。号称“人人生而平等”的英国,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法定的贵族国家。英国的等级观念及制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协调和维护国家内部的关系及利益,更有效地管理国家,社会及组织。

早在1688年,乔治王朝就把英国社会分为26种等级。后来,这种社会等级逐渐发展成上层、中层和下层(三种等级。这三个阶层也可以为称为贵族绅士阶层、市民阶层和劳动人民阶层。不同阶层的人去不同的学校,受不同的教育,从事不同的行业,他们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晰。

英国的主体民族的正式称呼是“盎格鲁-撒克逊族”,但这仅限于英格兰地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还包括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人的民族,现在称之为“苏格兰族”、“爱尔兰族”、“威尔士族”。

这三个民族的祖先在古代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凯尔特人”。英国历史是从罗马帝国开始的,汉宣帝五凤四年,罗马将军凯撒渡海进入不列颠岛,将这个岛屿变成帝国的西北省份,从此英国人有了自己文明史。

凯撒在不列颠遇到一些当地的土著人,这些部落的来源不明,是否是一个民族也不确定。不过黑头发的罗马人没有功夫理会更多的细节,凯撒给他们起了个拉丁语的名字:“凯尔特人”,在凯撒的战地日记里,凯尔特人最典型的体貌特征,就是他们标志性的红头发。

罗马帝国晚期国运衰落,老家大致在现在德国境内的“日耳曼人”冲入罗马帝国境内,肢解了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日耳曼族的小国家,史称“日耳曼人大迁移”。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就是这场大迁移的结果。

简单的说,现代英国人有两大族源: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被征服者。两个族群的差别是可以从体貌特征上看出来的。因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头发是金黄色的,或者说头发颜色越浅的,就越是“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英国最早的文明史始于罗马帝国,欧洲各国都已罗马文明为自豪,就像战国中的齐楚燕秦吴越各国都以“周礼”为尊、以自已有姬周血统(至少是母系)为荣一样。

扩展资料

英国女王作为贵族之首,她既不是民主竞选的,也不是推选或者指定的,而是依照血统原则继承的。女王之下,还有大大小小的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教会贵族、法律贵族等共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组成的贵族院(上院),和剩下几千万人选举出来的平民院(下院),理论上是平级的,二者加上国王,共同构成英国政治的中枢——英国国会。历史上,上院曾经拥有比下院多得多的权力。即使在贵族制度高度式微的今天,上院也仍然是英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2009年,英国才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了“英国最高法院”,此前上院一直是英国的最高上诉司法机构,也就是说,最高司法权一直在贵族手中。贵族精神对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民间对贵族精神的追求,比上流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平民不介意血统是否混杂,而贵族们则坚持近亲结婚。贵族认为,优秀的人群如果世代坚持近亲结婚,其后代就会特别优秀,或者说,对于优秀的人群来说,近亲结婚有利于这个人群长期保持优势。这就是英国王室即使因为遗传的血友病屡次减丁,也坚持只和其他王室通婚的原因。

子女的头发的颜色是由父母决定的,金发和金发生金发,红发和红发生红发,金发和红发多混杂几代,颜色就不那么纯粹了,就成了普通英国人的褐色头发。在英美主流文化中,坚持人种、出身方面的“歧视”或曰“区别对待”是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和英国的社会阶级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英国广播公司调研划分英国社会七大阶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爵位

2013英国BBC:BBC调研划分英国社会七大阶级

2013年04月08日《BBC调研划分英国社会七大阶级》一文由留学86网报道。

BBC一项大型调研显示,传统阶级分类已不再适用;英国社会阶级分层更丰富。

由BBC英国广播公司所从事的一项大规模调研项目显示,英国社会依据人们的财富、文化、兴趣爱好等元素实际可以分为七大阶级。

调研还显示,传统概念上的有产、中产和劳工阶级的上中下分类法对于更加多元的今日英国来说已经过时;当下仅有约39%的英国人还能套用旧法分类。

新阶级分类从最顶层的“精英”(elite)到最底层的“不稳定无产者”(precariat-precariousproletariat)共有七层。

“英国大型阶级调查”(TheGreatBritishClassSurvey)项目先后调访超过16万人,是英国史上迄今为止就阶级分类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研。

英国社会传统阶级分类主要以职业、财富和教育水平为参照元素。新调研则发现这种传统分类法过于简单化,因为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分类更应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立体分析。

分类标准

BBC的调研综合估量英国人的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和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所谓经济资产即收入、存款、房产价值等;而社会资产则主要包括结交的社会圈子。

调研还依据人们的喜好和日常活动习惯来统计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

英国传统的有产、中产和劳工阶级分类法已经不再适用。

英国社会七大阶级的分类定义是:

一、精英阶级——英国社会最富有和地位最高的阶级,因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远超出其它六个阶级而高高居上。精英阶级占英国人口6%,平均年龄57岁。

二、世家中产阶级——财富仅次于精英阶级,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这也是各阶级中社交层面最广泛的阶级。世家中产阶级占人口的25%,平均年龄46岁。

三、技术型中产阶级——一个规模不大却特色明显的新兴阶级类型,经济资本相对富有但同时社会和文化资本积分略有不足。这一阶级的人社交层面相对有局限并对文化生活也追求有限。这一阶级占人口的6%,平均年龄56岁。

四、新型富有工作者——这是一个年轻和社会、文化上活跃的新阶级,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这一阶级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44岁。

五、传统型劳动阶级——各类资本均积分不高,但是一般拥有自家房产因此一般衣食住行不愁。这一阶级占人口的14%,平均年龄66岁。

六、新兴服务业工作者——这是一个新的阶级分类,多数是居住在城郊的年轻服务业工作人员,经济资本不多但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和社会资本。这一阶级占人口的19%,平均年龄34岁。

七、不稳定型无产者——这是英国社会最贫穷、各类资本均最少的阶级;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55岁。

更加准确

主持研究的人士表示,在过去的阶级分类研究中存在很多不准确的地方,比如说人们往往把精英阶级和中产阶级混为一谈,也往往容易把底层的几个劳工阶级笼统来看。

主持研究的曼彻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费欧娜·迪婉(FionaDevine)表示,新的阶级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21世纪的英国。

她说:“研究勾勒出了一幅更加丰富和具体的社会画卷。”

“研究显示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一个顶层和底层阶级:顶层非常富有,底层非常贫困。这两个阶级间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交流。”

研究结果指出,英国社会中间部分现在已变得更加层次丰富,处于这些中间阶级的人们已不再以固定心态用传统的“劳动阶级”或“中产阶级”来给自己画圈圈。

举例来说,一名年轻律师在起步阶段可能被排在第六类“新兴服务业工作者”(emergentserviceworker)阶级,但是一旦积累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就可能转变成第四或第三阶级的成员。

大型调研

这项大规模阶级分类调研由BBC于2011年启动,由专业社会学家主持向全英各地受众提出问卷。

共有161,458人回答并交回了问卷问题。答卷者86%居住在英格兰,8%苏格兰,3%威尔士和1%北爱尔兰。

在所有答卷者中91,458为男性,69,902为女性。答问者平均年龄为35岁,145,521人(90%)答卷者为白种人。

调研答卷询问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房产价值、社会圈子组成、日常文娱活动爱好等等问题,并利用答问来计算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

感谢您阅读《BBC调研划分英国社会七大阶级》,文章来源于BBC,由收集、整理、转载。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s://www.liuxue86.com/k_bbc/

英国多所大学教师罢课后续发展和影响

最近,英国大学教师罢工的事件震惊全世界,而且此次罢工的规模也是不小,那么罢工事件罢课时间和后续发展如何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英国多所大学教师罢课后续发展和影响

·01·

这次罢工规模真的很大。

目前涉及到的高校达61所,几乎有些知名度的高校全都名列其中。

其中包括中国留学生众多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知名高校。

具体罢课时间如下:

第一周:周四2月22日和周五22日(两天)

第二周:周一2月26日,周二27日和周三28日(三天)

第三周:周一3月5日,周二6日,周三7日,周四8日(四天)

第四周:周一3月12日,周二13日,周三14日,周四15日和周五16日(五天)

罢工的教师将有4.5万人,近100万的学生受到影响,20万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推迟毕业,很多新生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拿到入学通知书了。

罢工的原因和焦点是,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和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对大学教师退休金改革计划产生分歧。

目前,高校教师们的退休养老金赤字已经达到175亿英镑(目前汇率,1英镑约相当于8.84元人民币),巨额的福利及其养老金让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头疼不已。

校长委员会就想要改变养老计划,把退休的教职人员按月领取退休金的固定收益计划(USS),改变成分配型的养老计划。

这当然就引起了高校教职员工的强烈不满,从中也暴露出英国高校校长与教师的矛盾冲突。

·02·

英国高校管理层的“高收入”可是司空见惯的。

去年英国媒体爆料:巴斯泉大学的副校长克里斯蒂娜·斯莱德教授一年的福利为42.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7万,这还不包括25万英镑的年薪。

因为曝光,斯莱德教授宣布辞去副校长职位,但11月英媒跟踪说,她不做副校长之后年收入也超过80万英镑。

英国大学校长平均年薪约为25.8万英镑,这不还算福利及别的花费。

比如,英国大学校长在航班上的平均花费为9000英镑,酒店平均花费为3000英镑,一年下来,英国校长在机票和住宿方面平均花费就超过10万人民币。

他们住着百万英镑的房产,享受头等舱待遇和高档酒店的待遇。

但是,教师的工资有多少呢?

去年7月,GuaduatesProspects网站公布了英国高校讲师平均收入的调查结果:

英国高等教育讲师的授课分为三个等级:初级讲师年薪:£33,943~41,709英镑;高级讲师:£41,709~55,998.;教授职称讲师:£54,637~107,244。

就整体来看,英国高校的教职员工资也是不低的,2016年,BBC统计英国中产阶层人士的年收入平均为24744英镑,大学教师平均的年收入均是中产的阶级的2倍以上。

但是,英国高校管理层的年收入是教师收入的10倍,这也高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15万英镑年薪的标准。

罢课游行的老师

高校教师通过罢工反对英国高校管理层的贵族化,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也是必然的了。

·03·

教师争取自己的权益,无可厚非,但是学生的损失谁来负责呢?

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已经宣布:只要是UCU工会成员,都将拒绝补课代课、罢工期间自愿授课,或者在罢工结束后补齐所缺课程等任何形式的补课工作。

这也意味着,全体学生沦为“牺牲品”,损失由学生自己来承担。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大学费用最贵的国家之一,英国本科学制学费约为7000英镑,而留学生学费是英国学生的2倍,留学生的本科医学学位的学费高达38000英镑。

学生交了高昂的学费,但得不到相应的授课,这损失实在不小。

英国《卫报》报道,圣安德鲁大学的大二学生GeorgiaDavies算了一笔账:“我平均每周上12小时课,每小时要花费我32英镑(278.76元人民币),因此,(教师们)罢工14天,相当于我为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支付的768英镑(6690元人民币)打了水漂。”

英国《卫报》刊载一些家长的心声:

中国留学生的损失更大,国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曾计算过:罢课将导致1/3的课程被取消,其费用高达2000英镑以上。

也就是说,算上学费和生活费,每一节课被取消,中国留学生将损失100英镑。一节课近千元人民币,这可是中国父母攒下来的血汗钱呀。

根据BBC报道称,在罢工期间,院校将也暂停计划中的考试、发放作业、评分及其反馈等工作。

不考试、没有作业了,这对于一些不太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无异于是个好消息,欢呼雀跃。但是,学生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在英国浪费时间和青春,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家长和学生们支持教师们争取权益,但是对用高额学费换来的教学时间缩短,感到愤慨。

教师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同时,学生的权益谁来保障?

·04·

面对即将到来的罢工,约克大学的学生ConradWhite、卡迪夫大学的SamuelVeal发起了网上请愿,表达自己的不满。

约克大学请愿书:本学期课时20周,相当于100天,学费大约9000镑。而罢工两星期,即14日期间,学生白交了1295镑学费。国际学生的损失,更远远不止于此。300英镑是我们应该获得的最起码的赔偿。

目前,约克大学已有4300多学生人签名。

现有很多高校的学生发起网上签名后动,要求学校赔偿损失。

伦敦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近三千名学生在网上签名,要求索赔一千英镑。

除此以外,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莱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等大学的学生均公布网上签名网站。

英国的大多数网友也表示理解:“大罢课其实是英国大学管理层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学生们真的是无辜被牵连,无论是花费更高学费的留学生,还是本身贷款上学的英国本地学生,他们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次大罢工,预计从2月22日开始,每过一星期就增加罢工的天数,如果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与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的意见没有取得一致,罢课活动还将继续,具体结束时间无法确定。

正如英国人所担心一样,“比起要求赔偿,这些学生更焦虑的是自己的前途!那些苦读几年即将工作的学生,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毕业,未来在哪里!如果高校和工会一直闹下去,一代人的利益都被侵害!”

英国教育部长DamianHinds也希望学校考虑学生的索赔

·05·

如今,英国已经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罢工也在牵扯着每个留学生父母的心。

虽然,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顺利平安完成学业,在国外不要多事,但是这次罢工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利益,难道还能保持沉默么?

所幸的是,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也参加签名请愿活动,甚至成为所在大学要求赔偿活动的发起人。

权益不是别人赏赐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同时,通过罢工事件起因,我们应该也看到,在精英化管理的英国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

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已经不是第一次,屡见不鲜。

高等教育成为管理者榨取教师和学生血汗的敛财场所,能不激起社会矛盾么?

最后的受害人会是谁?

英国阶级怎样划分

英国全国统计办公室12月1日公布了新的社会阶层划分制度。它基本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别,即老板和经营者、个体经营者和被雇佣者。根据新的划分社会阶层制度,英国许多贵族地主的社会地位已经落在秘书和足球运动员后面。社会最上层包括大公司、银行和重要组织的总裁和经营人员、警官、军官和高级文职人员,仅次于他们的是医生、律师、神职人员、教师、工程师、飞机驾驶员、图书馆馆长和社会工作者。社会第二层是护士、助产士、新闻工作者、音乐家、演员、警察和小公司经营人员。处于社会第三层的包括一般职员、秘书、电脑操作人员、空中小姐、驾校指导员、足球运动员和电话接线员。在社会第四层的有小酒馆和旅店老板、农场主、出租车司机和房屋装修工等。第五层包括火车司机、屠夫、水暖电工和手艺工。社会第六层人员有商店售货员、流水线工人、看护人员、厨师和理发师等。处在第七层的是清洁工、餐馆服务员、建筑工人、邮递员和码头工人。在社会最低层的包括长期病号和长期失业者。

关于大学教授 英国 阶级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上一篇:英国大学排行榜(英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没有了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