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初中一年级半期语文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时间:

初中一年级半期语文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中一年级半期语文试卷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2. 一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质量检测试卷
  3. 一道初中一年级的语文题目
  4. 初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5.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导语: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半学期即将结束,各位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一学习的复习,在背诵一些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练习题,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积累和运用(除第4题外每空1分,共38分)

1.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偌大()刹那()蜷曲()

清lìè()洗濯()贮()蓄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等。

3、《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的,作者,是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秋思”是。

5.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曹操《龟虽寿》).

6.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7.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

8.《钱塘湖春行》着眼花草等植物,着意表达诗人主观感受的诗句是:,___。

9.《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

10.孔子提出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

11、,吹面不寒杨柳风。

12、写出含有“春”的一个完整的诗句。

13.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2分)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改正:

一明惊人(眼镜治疗仪广告)改正

战痘到底(洗面奶广告)改正

金非锡比(金饰店广告)改正:

14、某宾馆客房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90元,谢谢!

问题:这张小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15.第一段先总写

后分写(2分)

16.第二段描绘的是"";

第三段描绘的是"春花图",首句写,

三句写

四句写花间之闹,最后一句写遍地野花的品种之广和动人神情.(4分)

17.简析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4分)

第二段第一句"偷偷"一词用得好,好在

第三段中"闹"字不可以改成叫"字",原因是

18.第三段写春花,又写了蜜蜂、蝴蝶,其目的是(2分)

19.这三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20."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1.你喜欢文中的那些精彩字词句段?请用"我喜欢……,因为……"的格式,写出一例。(2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8题(12分):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响,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23、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4、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分)

28、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2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三).文言阅读(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时期伟大的家,教育家。(2分)

30、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1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学而不思则罔()④诲女知之乎()

32、翻译句子。(2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3、《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3分)

例:

启迪:

三.作文(50分)

题目:想起这件事,我真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如“后悔”、“懊恼”、“高兴”或其他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补全题目。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

3、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22.言之成理即可w

(二)23.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2分)。②完成父亲的遗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意思对即可)

31、①生气,发怒①真诚,诚实③

迷惑④“女”同“汝”,你

32、①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②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3、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启迪:告诫我们要有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智慧的表现。譬如在学习上,我有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这样在期中考试中才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三、作文:略

一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质量检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测试并不难,大家多做练习就能够考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质量检测试卷,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质量检测试卷1

一、比(bǐ)一(yī)比(bǐ),谁(shuí)写(xiě)得(dé)最(zuì)好(hǎo)。(8分(fēn)按照书写情况分别记4、6、8分)。

二、我(wǒ)能(nénɡ)把(bǎ)它(tā)们(men)送(sònɡ)回(huí)家(jiā)。(12分(fēn))

faiunchiingeiriiegyushy

三、看(kàn)图(tú),读(dú)拼(pīn)音(yīn),写(xiě)汉(hàn)字(zì)。(6分(fēn))

四、读(dú)一(yī)读(dú),再(zài)看(kàn)图(tú)选(xuǎn)择(zé)合(hé)适(shì)的(de)音(yīn)节(jié),将(jiānɡ)它(tā)们(men)写(xiě)在(zài)相(xiānɡ)应(yìnɡ)的(de)四(sì)线(xiàn)格(ɡé)里(lǐ)。(12分(fēn))

fēijīpútaoqīnɡtínɡ

méihuāxíonɡmāochábēi

bǐyībǐzàizǔcí

五、比一比,再组词。(12分)

大()水()工()

太()小()江()

早()西()鸟()

叶()四()马()

dúpīnyīnxiěbǐhuà

六、读拼音,写笔画。(8分)

héngzhéwāngōushùwāngōu

shùgōupiězhé

xiěchūxiàlièhànzìdebǐshùn

七、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12分)

去:么:

马:可:

bàjùzibǔchōngwánzhěng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22分)

1、亭台座,枝花。

2、用用脑,能有创造。

3、五星红旗,的国旗。国歌声,高高起。

4、采莲,莲何田田!

5、嫦娥姐姐问:“弟弟,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

6、叫‘神舟号’,从国。

九、看(kàn)图(tu)片(pian),连(lián)拼(pin)音(yin)。(8分(fēn))

1、māmāzhīmáoyī.

2、móɡūyòudàyòuxiānɡ.

3、dàxīɡuā,yuányòuyuán.

4、xiǎomínɡtīzúqiú.

一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质量检测试卷2

一.卷面整洁分(3分)

二.按口型大小写出6个单韵母。(6分)

三.给下面的'韵母或音节标上第三声的声调符号。(7分)

shuioudɑoünqiuhuoxiɑn

四、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10分)

lǚyēshireyuniě

yuewenyuɑnerlunquàn

五、看图,选音节写下来。(20分)略

dúshūmǔjīqìqiúhuāɡǒu

lǎohǔyuèliànɡbáitùnàozhōng

xiānhèchēlún

六、看图,填一填。(12分)略

苹果星星花

树鱼燕子

七、读拼音,写笔画。(6分)

piědiǎn

shùwānhénɡzhéwānɡōu

hénɡpiěshùzhézhéɡōu

八.看拼音,写词语。(14分)

huǒshānshuǐniǎomùmǎ

shānshuǐzǎoshànɡxiǎoniǎo

九.写出意思相反的词。(6分)

大--下--晚--

十、数一数,填一填。(6分)

五七九鸟山水

十一、把字和音节连起来。(10分)

chǐshíwòɡōnɡɡuī

龟卧弓食齿

一道初中一年级的语文题目

连用四个定然,是要表达给读者一个完美的具象的天上人间的情景.

但此诗却用问句,给读者预留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表达一种抽象的美

初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48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瞬间shùn忍俊不禁jīn

B、自省xǐng传不习乎chuán

C、倔强juè诱惑yòu

D、脊梁jǐ弧线hú

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庞然大物

B、玲珑惕透头晕目眩

C、曲径通幽盘虬卧龙

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

3、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B、纳罕——惊奇,诧异。

C、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D、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

5、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

6、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7、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9、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0、中国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虽奋力拼搏,但最终失利,如果你是足球迷,要安慰、激励球员,不该说的一句是()

A、站直了,别趴下!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1—12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11、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B、60英里C、80英里D、100英里

12、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A、饱览美景B、不要超车C、驾车慢行D、热爱生命

13、某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B、望准时出席C、敬请届时指导D、欢迎大家光临

14、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1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

16、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D、零丁洋里叹零丁

1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岁

18、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灰姑娘——《格林童话》

19、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20、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22、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23、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信的内容B、写信人的谦称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语

24、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

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二、积累与运用(共16分)

25、按课文或提示默写(6分)

①己所不欲,

②,禅房花木深。

③《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26、仿写。仿照前面的句式续写。(4分)

①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付出一份辛劳;秋天是,

,。

②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

27、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为了推动这次公投,可谓不yí余力,甚至在遭到包括岛内以及国际社会强烈qiǎn责时,他仍一意gū行,只要对当局近期来的所作所为稍加了解,就不难看出其全力dōu售所谓公投的用心所在。

(节选自2004年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28、有一个字分别和“口、各、二、日、又、化、兄、音、具”这些字合起来都能组成一个新字,这个字是。(2分)

29、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2分)

①10000–0(万无一失)②10002=100×100×100(千方百计)

③7÷2(不三不四)④1/100()

三、阅读理解(共36分)

(一)

清明的心弦

王蒙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30、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是:(3分)

31、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4分)

答:

32、第④段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用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与初冬时节相比,突出农民们的“”。(用文中词语回答)(4分)

33、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些景物“静”了?请填空回答:(5分)

第②段写静了;第③段写静了;㎡

第④段写静了;第⑤段写静了;

第⑥段写静了。

34、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二)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35、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4分)

答:

36、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37、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4分)

答:

38、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5分)

答:

四、附加题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3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引酒且饮之引:

(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

(4)子安能为之足?子:

4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翻译:

41、根据此文内容写出一个成语是(2分)

42、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2分)

答: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C

7、A

8、D

9、B

10、B

11、B

12、C

13、B

14、A

15、C

16、A

17、C

18、B

19、A

20、D

21、C

22、C

23、A

24、C

25、①勿施于人②曲径通幽处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6、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摘下一颗果实,便获得一份回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回一颗果实,便增添一份喜悦。②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合要求即可)

27、遗、谴、孤、兜

28、十

29、百里挑一

30、宁静、悠闲、从容、清明。(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3点即获满分)

31、“沉重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快乐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安慰”

32、“适时播种”“龙口夺粮”“颗粒归仓”“从容”

33、树木、水、大地、公园、人

34、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35、描写合乎情理即可,可包含(1)对老婆婆话的认可;(2)对自身行为的反省;(3)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4)对母亲的后悔之情。若集中写其中一点,写得好,即可得满分。

36、第一次流泪是:①对老婆婆的感激;②对母亲的气恼。第二次流泪是因老婆婆的话领悟到母亲对她的爱,和对自己幼稚、无知行为感到后悔。回答意思与其中一点相近即给满分。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7、读出了老婆婆对小姑娘幼稚行为的理解;老婆婆生活阅历的丰富,或许她少年时也在过类似的行为。对其中一点答得好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8、①例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大意对即可给满分)②从对子女教育、两代人的代沟隔阂等方面来写亦可。③如果从其他方面来写,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è,树影婆娑,几处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架遒劲的藤萝在假山上zì意攀援,引来不少小鸟在此栖息。

劲栖yèzì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B、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

C、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天来了,姚紫嫣红的桃花开满了山坡。B、他每天总是滔滔不绝地勤奋学习。

C、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都忙着购买年货。D、班长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小红把教室的桌椅擦得千干挣净、整整齐齐。

C、能否考出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D、我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了解了生物界种种奇妙的现象。

5.校园里总可以看到部分不够自觉的同学乱扔食品包装袋、废纸、吃剩的食品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卫生环境。作为学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答问题.

我又掇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盔?”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鱿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小说《童年》中选出来的。作者是,国

的文学家.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还有两部分别是和

《我的大学》。作品中“我”就是主人公。

7.语文综合实践(6分)

(1)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与探险有关。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借界上的许多秘密。郑和、徐霞客、玄奖、哥伦布、马可•波罗、麦哲伦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探险家。请你从上面所列的探险家中选出一位按要求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我选:(1分)

人物介绍:

(3分)

(2)班上开展“中学生与探险”这一话题的辫论,作为反方代表,你怎样反驳正方的观点。正方代表说:探险是一项富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它能向人证明生命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让人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学会并掌握生存的本领,体会玲外旅行的乐趣。(2分)

这样反驳:

8.背诵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关山度若飞。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未至,道渴而死。,化为邓林。

(4)春潮带雨晚来急,。

(5)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津中,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项,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稍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会:(2)满坐寂然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4)既而儿醒,大啼既而: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

11.文中首段能表现宾客们对表演者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

等方面来写宾客们犹如亲临火灾现场。(2分)

12.对上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俄而”是表现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第三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疏到密。

C、第四段文字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的声音,来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这篇文章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制造紧张的气氛。

13.联系全文谈谈“善”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一一16题。(10分)

冬阳•童年•骆驼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他们排成一长串,沉双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率料。它们把前脚一屈,*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路驼秋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哺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厂骆驼很怕狼,因为狠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狠听见铃档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从胃里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路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4.划线句“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在文段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所写几个有趣的事(最少写两件)。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5分)

(1)有趣的事:

(2)最有趣的事

(3)原因:

16.你怎样理解“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句话?(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0分)

小亨利的生日礼物

①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1976年我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瘦小的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站在门前,他先礼貌地问候,再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亨利,指着我家斜对面那栋房子,告诉我那是他家,然后问我:“你家的草地要剪吗?”

②我看了一眼长高了的草坪,说:“要呀!”他就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吗?”我注视着他那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这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既然他是主动来要求,我怎么能说“不”呢,我点点头说:“好呀!”

③于是他进一步问我:“用你家的剪草机还是用我家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用我家的剪草机8块钱,用你家的6块钱。”我说:“用你家好了,我给你10块钱。”

④他很高兴地回家去推来剪草机开始在前院工作,瘦小的身影推着笨重的机器推来又推去,可是剪得相当整齐,不比大人剪得差。过了一阵子,机器声音停了,他来告诉我,他要回家去洗个澡,吃点饭东西,等一会再来剪后院,并且说等他爸下班,会来帮他剪边。

⑤完成了全部工作后他又来按门铃,我付了他10块钱以后,好奇地问他:“你剪草的钱做什么用?”他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里期再让我给你剪草,我就可以去买了。”知其如此,我当然要成人之美了。

⑥从那以后,我家的草地就归他剪了。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地都包给亨利去剪了,直到几年后他们搬家为止。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送亨利半辆自行车做生日礼物,让他自己去赚另一半,以这个动机促使亨利找工作,父亲协助儿子完成工作,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⑦又过了几年,有一天亨利的母亲到冰激凌店来,一边吃一边谈起他儿子,亨利已经念完大学进入法律学校,将来也要做律师了。提起当年小亨利来到我家剪草的旧事,她感谢我给了亨利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说:“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17.小亨利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⑥段特意交代了“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其用意是什么?(2分)

19.选文第⑦段“我”为什么说“亨利很幸运”?(2分)

20.看完文段,你对第①段中“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句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5题。(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颖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会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写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衣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襄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奋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肺,长须Ust。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1)选文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示出来。

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12○13

(2)层意概括

第一层:

第二层:

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句子:

作用:

24.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

25.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写作(50分)

26.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排扫与前进的脚印;校园里的小径上,留下了你勤奋与成功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排祠顾盼,只须努力向前行!请以“我留下了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然后做题。

2、必须写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工整,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限量4分之内。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初中一年级半期语文试卷和初中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