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北京市2024-2025年相关政策及高校招生规定,北京校考中加分项的认定主要分为两类:高考文化课加分和专业校考特殊政策。以下是具体认定规则及流程:
一、高考文化课加分认定
在艺术类校考中,文化课加分主要作用于高考总分,但具体使用范围需根据高校政策区分:
1. 适用范围
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等,在高考文化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
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加10分;边疆地区转学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注意:同一考生若符合多项加分,仅取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累加。
2. 高校政策差异
清华大学:艺术类专业(如美术学院)的文化素养测试成绩以实际高考成绩(含加分)为基准,但校考成绩独立评定,加分不计入校考总分。
北京服装学院:高考加分仅用于计算文化课分数线,校考综合成绩(如专业分+文化分)中不纳入加分。
其他高校:多数高校遵循“加分仅用于投档”原则,校考专业成绩仍以原始分计算。
二、专业校考特殊政策
部分高校针对特殊考生在校考中给予优先或专项支持:
1. 残疾考生
因残疾无法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凭《残疾人证》申请免考,专业成绩按满分或一定比例认定。
艺术类校考中,若因身体条件限制,高校可能单独安排考试形式(如线上作品提交)。
2. 军人子女及特殊贡献群体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三等功以上军人的子女,部分高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等,虽不直接加分,但在校考资格审核或综合评价中可能获得额外支持。
3. 少数民族考生
若符合北京市高考加分条件,可在文化课总分中加分,但校考专业成绩不受影响。
三、资格审核流程
1. 材料提交
加分考生需主动申报,并提供相关证明(如烈士证明、退役军人立功证书、少数民族户籍证明等)。
校考特殊政策考生需在报名时提交《免考申请表》或医学证明,由学校初审后报区级或市级部门审批。
2. 公示与监督
所有加分及特殊政策考生信息需通过省、校、班三级公示,未经公示的加分无效。
高校招生简章中需明确加分使用规则,且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计划的校考专业(如部分艺术类校考)。
四、注意事项
1. 政策时效性:部分加分政策(如农村独生子女加分)已逐步取消,需以最新年度文件为准。
2. 校考特殊性:艺术类校考更注重专业能力,加分对专业成绩无直接影响,但可能通过提升文化课总分间接提高录取竞争力。
3. 高校差异:建议考生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如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校考院校的详细规定。
如需具体高校的校考加分细则,可访问各校招生官网或参考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年度招生文件。
猜你喜欢:清美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