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明确活动目标与主题
目标设定:聚焦团队协作痛点,如沟通效率、分工配合或冲突解决,明确分享会的核心目标(如提升跨部门协作能力)。
主题设计:主题需与企业文化结合,例如“高效协同,突破边界”或“沟通,协作共赢”,激发参与者的共鸣。
二、内容设计与形式创新
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
邀请专业培训师讲解协作模型(如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结合《合力建塔》等拓展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经验。
引入企业内部分享,如优秀团队负责人分享跨部门协作的真实场景解决方案。
2. 互动式培训环节
团队协作游戏:通过“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游戏,模拟协作场景,让成员体验非语言沟通、信任建立的重要性。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设计冲突解决场景(如资源分配矛盾),分组演练协作策略并复盘。
3. 工具与技巧实操
教授协作工具(如Trello、飞书协作平台),并设置小组任务实践工具使用。
分享高效会议技巧(如时间盒法、决策树模型),结合现场模拟会议进行演练。
三、活动流程与环节设计
结构化流程:分“破冰→知识输入→实践演练→总结提升”四阶段,例如:
1. 开场:通过“大风吹”等游戏快速破冰,建立轻松氛围。
2. 知识分享:结合PPT与视频,讲解协作模型(30分钟)。
3. 分组实践:完成“合力建塔”挑战(需无声协作),随后讨论分工策略与改进点。
4. 总结与行动计划:各小组制定协作改进方案,并公开承诺执行。
四、后勤保障与场地选择
场地适配:优先选择怀柔拓展基地等专业场地,配备多媒体设备支持互动环节;或采用创意空间(如房山民宿聚落),结合自然环境增强体验。
物资准备:包括协作游戏道具(如积木、绳索)、培训资料、急救药箱等,确保活动安全。
时间管理:活动时长建议4-6小时,避免疲劳;设置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五、反馈与效果评估
即时反馈:通过匿名投票或“一句话感悟”收集现场反馈,调整后续环节。
长期跟踪:活动后1个月发放问卷,评估协作行为改进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参考。
六、创意与本地化结合
京味元素融入:例如在故宫文化体验中设计团队任务(如协作绘制京剧脸谱),将协作技巧与传统文化结合。
科技赋能:使用VR技术模拟虚拟协作场景,增强互动趣味性。
示例活动方案
主题:无声协作·共筑高塔
流程:
1. 破冰:15分钟“解手链”游戏,打破隔阂。
2. 案例分享:20分钟讲解《合力建塔》项目的协作要点(如统一指令、平衡分工)。
3. 实践挑战:40分钟无声建塔任务,全程禁止语言沟通,仅能通过手势或眼神协作。
4. 复盘讨论:30分钟分析任务中的分工漏洞与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要素组合,可打造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团队协作技巧分享会,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
猜你喜欢:企业团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