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北京的拓展训练课程通过多元化的体验式学习和结构化活动设计,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以下是其核心培养路径及具体实践方式:
1. SMART目标分解
在课程中引入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通过定向越野、纳斯卡巨画等项目,要求团队将大目标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例如,在“纳斯卡巨画”活动中,团队需共同完成企业文化的巨幅绘画,通过分工协作强化目标管理能力。
2. 责任分配与角色模拟
如“盲人越障”项目中,成员需分工担任指挥者、执行者等角色,通过实战体验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定位,强化责任意识。
1. 信任与沟通训练
2. 冲突解决与决策演练
在“孤岛求生”等情景模拟中,团队成员需面对资源分配冲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培养快速决策和协作能力。
1. 流程化执行模型
部分课程引入“天龙八步”等工具(如优化流程、奖惩机制、监督体系),通过“罗马炮架”等项目模拟任务执行全流程,强化计划与执行的衔接。
2. 情景化问题解决
例如“大坝速降”等高难度项目,要求团队在压力下分析风险、制定应急方案,提升执行中的灵活性和抗压能力。
1. 即时反馈与奖惩
通过“龙舟竞渡”等竞技类活动,设置团队排名奖励,激发成员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2. 价值观引导
在“高山漂流”等项目中融入企业文化宣导,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将执行力提升与集体荣誉感结合,形成长期驱动力。
1. 互联网思维融入
结合“倒通思维”“持续思维”等理念,设计如“帆船团建”等需长期协作的项目,培养团队在动态环境中的持续执行能力。
2. 复合型场景设计
例如“皮划艇竞技”结合水上运动与策略规划,既锻炼体能又要求成员在行动中调整策略,综合提升执行力。
北京的拓展训练课程通过目标管理、角色分工、工具应用、文化塑造等多维度设计,将执行力培养融入真实场景,既解决“如何做”的实践问题,也强化“为何做”的价值观认同。企业可根据团队特点选择如高空挑战、情景模拟或文化共创类课程,实现从个体能力到集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古北水镇团建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