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建活动不仅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也能通过创新设计和多维传播有效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以下是结合多维度策略的实践方法及案例参考:
1. 打造品牌化团建活动,强化企业文化符号
创建专属品牌IP:将团建活动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活动。例如中建四局土木公司通过“青承”团青品牌,开展运动会、技能大赛、青承学堂等系列活动,将品牌内涵(如“传承”和“责任”)融入活动设计,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视觉符号植入:通过定制周边产品(如文化衫、徽章)、活动场地布置等展示企业Logo和标语。例如某企业团建中设计班徽、班服,将品牌元素融入视觉呈现,增强参与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2. 创新活动形式,制造传播爆点
融入互动科技与社交媒体:利用微信签到墙、直播互动等工具提升活动趣味性和传播力。例如通过“摇红包”“抽奖游戏”等线上功能吸引员工主动分享活动内容,扩大社交平台曝光。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创意短视频(如团队挑战花絮),结合话题标签引发二次传播。
设计跨界合作活动:联合、行业协会或公益组织举办大型活动。如中建四局团总支参与国际航展志愿服务,通过媒体报道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形象;或与地方文旅项目合作,在活动中植入地域文化元素,强化品牌与地方的联系。
3. 内容营销与故事化传播
提炼品牌故事:在团建中设计“品牌价值观体验环节”。例如某企业在徒步活动中融入企业发展历程的线索任务,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品牌精神,并通过后续宣传片强化叙事。
输出高质量内容: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活动亮点,发布于企业官网、公众号及行业媒体。例如制作团队协作的微纪录片,突出员工风采与企业文化,吸引潜在客户和人才关注。
4. 强化内外联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对内激发员工传播力:鼓励员工在社交平台分享活动体验,并给予奖励(如评选“最佳传播奖”)。例如T社定制通过员工穿着企业文化衫参与活动,形成移动的品牌广告。
对外建立政企合作:通过公益活动或赛事提升品牌美誉度。如联合团委举办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既增强员工责任感,又塑造企业社会形象。
5. 数据化评估与持续优化
效果追踪与反馈:活动后通过问卷调查、社交媒体互动数据(如点赞、转发量)评估品牌曝光效果。例如某企业统计活动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10万次,直接带动官网流量增长30%。
长期品牌沉淀:将团建成果转化为品牌资产。例如制作年度纪念画册、企业文化案例库,用于招聘宣传或客户洽谈,延续活动影响力。
案例参考
中建四局“青承”品牌:通过技能大赛、属地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媒体报道,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的专业形象。
T社定制文化衫:在团建中融入定制服装环节,员工成为品牌传播载体,强化视觉识别。
通过以上策略,团建活动可突破传统模式,成为品牌传播的“活广告”,实现团队凝聚力与品牌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猜你喜欢:北京团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