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确并细化目标
区分核心目标层级:根据团队当前需求,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如放松身心)和进阶目标(如提升协作能力)。例如,若团队士气低迷,需明确活动需包含挑战性项目以激发斗志。
提供具体场景:用实际案例描述期望效果。如“希望设计类似‘沙漠掘金’的项目,通过模拟资源管理提升决策能力”。
2. 同步团队背景信息
团队构成:分享团队人数、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岗位类型(如技术岗与销售岗的差异)等信息,帮助策划公司设计符合群体特征的活动。例如,年轻团队可能更适合综艺闯关类项目。
团队现状与痛点:说明当前团队存在的问题,如沟通不畅、跨部门合作不足,或近期工作压力大需要放松。
3. 提供过往经验与数据
总结历史活动反馈:分享以往团建的优缺点,如“上次拓展训练因强度过高导致参与度低”,避免策划公司重复错误。
员工偏好调研结果:若有员工投票或问卷数据(如对户外运动或文化体验的倾向),可提供给策划公司作为参考。
4. 协商活动形式与细节
匹配目标与形式:例如,若目标是提升沟通能力,可建议策划公司引入“齐眉棍”“旱地龙舟”等需紧密协作的游戏;若需加强信任,可设计“信任背摔”等经典项目。
明确限制条件:包括预算、时间(是否占用周末)、场地偏好(如选择度假村或户外基地)等。
5. 建立动态反馈机制
分阶段沟通:在策划初期、方案草案阶段和活动执行前进行多轮讨论,确保目标贯穿始终。
预案与调整:要求策划公司针对可能的风险(如天气变化、安全意外)提供备选方案,并协商灵活调整机制。
示例沟通话术:
> “我们团队近期因项目压力导致协作效率下降,希望通过团建缓解压力并重建信任。团队共30人,以90后为主,偏好轻松有趣的活动。预算约2万元,计划在工作日进行。希望设计包含情景剧本杀和团队挑战的混合项目,避免高强度拓展。”
关键注意事项:
避免模糊表述:如“提升凝聚力”需转化为具体行为,如“通过任务分工减少部门隔阂”。
强调员工体验:明确要求活动需符合“参与度高、体验舒适、心情愉悦”三大标准,避免强制参与或低俗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精准传达需求,又能借助策划公司的专业能力将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活动方案。
猜你喜欢:企业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