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1. 明确沟通目标
根据团队当前沟通痛点(如信任不足、表达不清、协作不畅)设计活动,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解决跨部门沟通问题,或通过协作游戏打破层级隔阂。
2. 营造轻松氛围
选择非正式场景(如咖啡馆式座位、灯光柔和的场地)降低紧张感,结合趣味道具(如搞笑头饰、盲盒任务)激发参与积极性。
3. 分层递进式互动
每人随机获得他人姓名牌,需在3分钟内找到对应成员并完成“三个关键词自我介绍”(如职业、爱好、近期小目标),最后分享新发现的同事特点。
两人一组,一人蒙眼,另一人用语言引导其穿越障碍路线,结束后互换角色。重点训练清晰指令和倾听反馈。
秘密指定“情绪源”,通过微表情传递特定情绪(如焦虑/兴奋),其他成员需识别并模仿扩散,最后复盘情绪对团队决策的影响。
每组抽取职场冲突场景(如需求变更争议),用肢体语言和即兴台词演绎解决方案,观察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用多米诺骨牌、绳索等材料设计连锁反应装置,要求各组在有限资源下协作完成“触发小球入筐”任务,过程中需频繁协商分工。
改编热门游戏环节,如“玻璃桥”需团队成员依次传递安全路径信息,错误指令直接导致“出局”,强化信息准确传递的重要性。
每人匿名写下近期工作困扰,随机抽取后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最后投票最佳策略并联系实际工作改进。
用便利贴和思维导图梳理项目流程问题,通过贴纸投票聚焦核心矛盾,促进跨部门观点碰撞。
1. 动态分组机制
避免固定小团体,采用随机抽签(如不同颜色手环)、跨部门组队等方式强制交叉沟通。
2. 即时正向激励
3. 引导师介入时机
1. 活动后跟进
24小时内发布活动精彩片段剪辑,附带“沟通金句”集锦,同步邮件推送改进行动计划表。
2. 日常化微活动
每周举行15分钟“站立茶话会”,沿用团建中的互动规则(如发言须先复述上一位观点)。
通过以上策略,可将室内团建转化为沟通能力训练场,逐步构建开放、高效的团队对话文化。重点在于将游戏机制与真实工作场景结合,让成员在低压力环境中自然提升沟通技能。
猜你喜欢:夏季团建活动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