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明确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
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由活动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员、急救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负责统一指挥突发事件处理,包括启动预案、调配资源、上报主管部门等。
2. 细化岗位职责
安全员:全程监控活动风险点,如设备使用、环境变化等。
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箱,掌握CPR等基础急救技能。
联络员:负责与医院、消防部门、保险公司等外部机构对接。
二、开展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1. 场地与活动风险预判
户外活动:检查地形稳定性(如山区防滑坡)、天气预警(暴雨/高温)、野生动物出没情况。
室内活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电路安全,排查易燃装饰物。
特殊项目:如高空拓展需检查设备承重、安全带锁扣,攀岩墙需设置缓冲垫。
2. 参与者健康筛查
提前收集员工健康信息,识别高血压、心脏病等禁忌人群,调整活动强度或替换项目(如避免高温天剧烈运动)。
三、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1. 常见事故处理流程
火灾: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扑救初火,组织人员按疏散路线撤离,拨打119并上报主管部门。
交通事故:保护现场,拨打122报警,对伤员进行止血固定,留存肇事车辆信息。
中暑/失温:转移至阴凉/温暖区域,补充电解质或热饮,重度症状送医。
2. 特殊场景预案
拥挤踩踏:提前规划单向流动路线,设置分流标识,安排专人值守狭窄通道。
自然灾害:地震时引导躲避至坚固掩体,雷雨天远离高地及金属设施。
四、后勤与医疗保障
1. 物资准备
基础物资:急救包(含止血带、冰袋、常用药物)、对讲机、应急照明设备。
特殊装备:水上活动备救生衣,野外活动配卫星电话。
2. 交通与保险
租用京B牌照正规大巴,检查车辆年检及保险情况,安排副驾人员与司机保持沟通防疲劳驾驶。
购买涵盖高风险运动的团体意外险,明确理赔范围(如蹦极、攀岩)。
五、法律与沟通保障
1. 签订安全协议
明确活动风险告知条款,要求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避免法律纠纷。
2. 建立通讯网络
活动前建立微信群发布安全须知,活动中使用对讲机确保信号盲区通讯(如山区)。
六、演练与持续改进
1. 预案演练
活动前模拟火灾疏散、伤员搬运等场景,测试响应速度与协作效率。
2. 事后复盘
收集参与者反馈,分析预案漏洞(如应急通道标识不清),优化流程。
附:北京地区特殊注意事项
民族禁忌:提前确认团队中是否有回族等需特殊饮食安排。
景区合规:选择具备资质的合作方,如怀柔、密云户外基地需核实经营许可证。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化降低风险,确保活动安全。具体执行时建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主体责任的规定,并结合活动规模灵活调整预案细节。
猜你喜欢:北京一日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