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如何让企业团建活动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要让企业团建活动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结合,既需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又需融入团队协作与创新元素。以下结合多个案例与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策略:

一、非遗体验类团建活动设计

1. 传统手工艺实践

  • 组织员工参与非遗手工制作,如剪纸、泥塑、蓝染、金石拓印等,通过匠人现场教学,团队成员协作完成作品。例如苏州非遗馆推出的“非一般的课堂”,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苏扇、玉雕等技艺,既增强动手能力,又感受匠人精神。
  • 可结合企业行业特点设计主题,如科技公司尝试非遗技艺与现代材料结合(如用3D打印辅助泥塑模具制作),体现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 2. 非遗主题竞赛与挑战

  • 设置非遗相关团队任务,如“非遗铁人三项”:分组完成非遗知识问答、手工艺速成、文化场景表演等,通过协作提升默契度。例如苏州的“非遗市集”活动,将竞赛与展销结合,激发团队创意。
  • 二、文化场景沉浸式团建

    1. 非遗文化主题剧本杀/角色扮演

  • 结合地方非遗故事设计剧情,如以传统节日习俗为背景,员工扮演不同角色完成任务。例如平凉市将“剪纸”“面塑”等非遗融入互动活动,参与者通过角色代入体验文化内涵。
  • 利用VR/AR技术打造虚拟非遗场景,如虚拟祭祀仪式或传统市集,增强沉浸感。
  • 2. 非遗与自然/历史景观结合

  • 在非遗文化地标(如古建筑、传统村落)开展定向越野或寻宝活动。例如苏州沧浪亭的“非一般的风景”活动,将园林游览与非遗展示结合,团队成员需协作解谜。
  • 三、非遗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长期规划

    1. 定制非遗文创共创项目

  • 邀请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如将企业LOGO融入刺绣、木雕等工艺,员工参与设计并制作限量版纪念品。例如苏州非遗办的“设计扶持”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文创。
  • 成果可应用于企业礼品或公益义卖,提升品牌文化价值。
  • 2. 非遗传承人联动机制

  • 建立企业与非遗传习基地的长期合作,定期举办“非遗开放日”或传承人讲座。例如鄂尔多斯通过成吉思汗研究院与企业联动,将祭祀文化融入团队文化建设。
  • 四、节庆与非遗主题结合

    1. 传统节日团建

  • 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组织包粽子、制作花灯、舞龙等非遗民俗活动。例如苏州“非一般的节日”系列,通过节气主题手作与民俗表演强化文化认同。
  • 结合企业年会,设计非遗元素舞台剧或歌舞表演,展现团队风采。
  • 2. 非遗保护公益行动

  • 开展“非遗守护者”团建,如团队参与非遗纪录片拍摄、濒危技艺调研,或协助社区非遗馆布展。例如平凉市组织非遗进企业活动,员工与传承人共同策划展览。
  • 五、提升活动效果的配套措施

  • 文化培训前置:活动前通过线上课程或讲座普及非遗知识,如苏州的“非遗有声阅读区”模式。
  • 激励机制设计:设置“最佳非遗传播团队奖”等荣誉,或通过内部积分兑换非遗体验课程。
  • 新媒体传播:活动后制作短视频、直播带货非遗作品,扩大企业文化与社会影响力。
  • 通过以上方式,企业不仅能让团建活动更具文化深度,还能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实现社会价值与团队凝聚力的双重提升。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地方非遗资源特点与企业需求灵活调整,例如制造业企业可侧重传统工艺体验,互联网企业则可探索“非遗+科技”创新路径。

    猜你喜欢:新员工素质拓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