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要让内训师的培训更具挑战性,需结合能力提升、实战任务、激励机制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内训师的潜能并推动其突破舒适区。以下是具体策略及实践案例:
1. 建立分级认证机制
根据内训师能力水平划分等级(如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等级设定明确的考核标准。例如,福田汽车“钻石讲台”项目采用PDCA认证流程,包含日常表现、演示呈现、实战检验和正式认证四关,要求内训师完成课程开发、授课实践等任务才能晋级。
2. 混合式学习模式
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任务,例如要求内训师在线上学习理论知识后,线下需完成课程开发、模拟授课等任务。福田汽车采用“1+1”课程开发模式,小组合作开发通用课程的个人需独立开发专业课程,双重任务增加难度。
1. 项目制课程开发
要求内训师针对企业实际问题开发课程,如业务痛点案例、技术难题解决方案。易居营销的“T+M培训人才培养项目”中,内训师需结合业务需求开发实战课程,并通过专家评审与学员反馈迭代优化。
2. 模拟场景与角色扮演
设计高仿真业务场景,例如销售谈判、危机处理等,要求内训师现场应对突发问题。某跨国公司内训项目中,通过模拟销售演练和角色扮演,内训师需在限定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并由评委打分。
1. 引入PK赛与积分排名
兴业银行通过讲师俱乐部分层管理(普通、认证、精英),定期举办内训师授课比赛,根据学员评分、课程创新性等维度排名,优胜者获得晋升或资源倾斜。
2. 实时反馈与迭代压力
在培训过程中嵌入实时反馈机制,如课堂投票、学员即时评价。某企业内训项目要求内训师根据学员满意度数据调整授课策略,未达标者需重新设计课程模块。
1. 翻转课堂与学员主导
要求内训师提前学习线上材料,课堂时间用于组织讨论、解答难题。例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内训师需引导学员分析复杂案例,并现场提炼方法论。
2. 跨领域任务整合
设计跨界课题,如让技术部门内训师开发管理类课程,或要求内训师融合多学科知识(如设计思维与数据分析)。新中源集团通过讲师五级发展通道,要求高阶内训师承担跨部门知识整合任务。
1. 成果可视化的荣誉体系
如福田汽车为内训师颁发“钻石讲台”认证证书,并通过企业内刊、视频宣传其成就,强化荣誉感。将内训师表现与晋升挂钩,如兴业银行将讲师等级纳入职业发展评估。
2. 持续迭代的课程开发
要求内训师每年更新至少30%的课程内容,引入行业前沿知识。例如,3M公司的“15%时间”政策鼓励内训师探索新领域,并将成果转化为培训内容。
通过以上策略,企业可将内训师培训从“完成任务”转变为“能力突破”,既提升内训师的专业性,又为企业积累实战经验。关键是通过分层挑战、动态评估、跨界整合构建持续成长的闭环,同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任务,避免挑战性与实用性脱节。
猜你喜欢:北戴河团建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