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设计富有创意的拓展活动,需结合发散思维、跨领域协作、情境模拟及团队互动等多种方法。以下是基于多领域创意训练法和团队建设案例总结的设计策略:
一、激发发散思维的活动设计
1. 科幻假设法
方法:提出“如果……会怎样?”的开放式问题,例如“如果团队必须在火星上完成项目,如何协作?”要求参与者围绕主题进行头脑风暴,绘制思维导图,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示例:在“空铁罐的用途”任务中,要求团队从容器、通信工具、艺术装置等角度提出创新用途,并按照流畅性、灵活性、原创性、衍生性四个维度评分。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突破常规的团队破冰或产品创新工作坊。
2. 奥斯本检核表法
核心:通过九大问题(如“能否替换/组合/逆反现有元素?”)引导团队系统性改进方案。例如,设计“未来办公室”时,可提问:“能否将办公桌与健身器材组合?”。
应用:结合检核表设计“产品改造挑战赛”,每组需基于随机物品(如椅子、水杯)提出至少5种创新用途。
二、情境模拟与角色互动
1. 电影式创意训练
电影后细节回忆:观看电影后,团队成员互相提问细节(如“主角的领带颜色?”),培养观察力与画面思维,积累创意素材。
电影前猜想:根据片名和简介编写剧情大纲,与实际影片对比,分析差异并讨论如何优化叙事逻辑。
2. 密室逃脱与解谜挑战
设计要点:融入团队目标,如“拯救虚拟城市需破解密码”,要求成员分工协作,结合物理谜题(如七巧板拼图)与逻辑推理(如达芬奇密码)。通过限时任务强化压力下的决策能力。
案例:红与黑游戏通过多轮策略选择(合作或竞争),模拟商业谈判场景,揭示信任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三、跨领域融合与艺术创作
1. 艺术共创工坊
沙雕竞赛:团队利用沙滩资源创作主题雕塑,评分标准包括创意性、协作效率及环保理念。
神笔马良:多人协作控制巨型毛笔完成指定文字或图案,强调同步性与沟通。
2. 烹饪与手工艺挑战
烹饪工作坊:每组设计一道融合企业文化的菜品,从食材选择到摆盘均需体现团队价值观。例如,用不同食材象征多元协作。
陶艺体验:通过捏制团队标志性符号(如公司LOGO),结合烧制过程隐喻“磨砺与成长”。
四、户外探索与体能协作
1. 定向越野与生态任务
自然探索:在森林或农场中设置关卡,如“识别10种植物并拍照”“搭建临时庇护所”,结合地理定位技术追踪进度。
极速挑战:如“挑战150秒”,要求团队连续完成跳绳、传球、拼图等任务,优化流程以提升效率。
2. 高空与水上项目
高空断桥:跨越心理障碍,通过安全设备保障下的高空跳跃,培养勇气与信任。
皮划艇竞速:分组进行水上接力,结合策略制定(如路线选择)与体力分配。
五、科技与社会责任结合
1. 数字化互动游戏
AR寻宝:通过手机应用扫描环境线索,解锁虚拟任务(如收集企业历史碎片),增强沉浸感。
编程马拉松:开发解决社会问题的简易程序(如环保监测工具),结合公益主题评选最佳方案。
2. 公益实践
社区服务日:组织团队参与植树、垃圾分类或老人关怀,通过公益行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慈善义卖:手工制作商品并拍卖,所得捐赠公益项目,结合创意与商业思维。
六、评价与反馈机制
多维度评分:参考托氏训练法的流畅性、灵活性等标准,结合具体活动设计评分表。例如,在“空铁罐改造”中,衍生性得分需体现材料重组或跨领域应用。
复盘与迭代:活动后通过“风雨人生路”冥想环节分享感悟,或使用“驿站传书”游戏模拟信息传递误差,反思沟通漏洞。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提升团队凝聚力,又能激发创新潜能。设计时需根据团队特点(如行业属性、成员年龄)调整难度与主题,确保活动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
猜你喜欢:公司运动会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