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和团队协作任务,能够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强化跨部门间的信任与合作。以下是具体策略及实践案例:
一、设计跨部门协作任务,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协作型项目(如七巧板)模拟跨部门协同场景,要求各部门必须共享资源才能完成任务。例如:
每个小组代表不同部门,初始仅持有部分七巧板,需通过第七组(协调组)传递资源,才能完成图形组合任务。
通过计分规则设计(如共享总分10%加成),激励部门主动与其他部门合作,而非单独竞争。这种机制类似企业中的KPI联动制度,使部门利益与整体目标一致。
二、设置信任挑战项目,打破心理隔阂
高风险协作任务能快速建立信任纽带:
信任背摔:成员需从高台倒下,依赖跨部门同事接住。这种身体接触和心理依赖能迅速消解陌生感,强化“共同承担风险”的认知。
高空断桥:在挑战个人勇气时,其他部门成员的鼓励成为关键支持,跨部门间形成“战友”关系。
三、模拟冲突场景,培养协调能力
通过项目设计暴露潜在矛盾,引导部门间主动沟通:
盲人方阵:蒙眼状态下跨部门成员需通过语言沟通完成几何图形搭建,模拟信息不对称场景,迫使成员练习“清晰指令传达”和“主动确认反馈”。
接力拼图:各部门仅持有部分拼图块,需通过传递和协调完成整体画面,反映企业流程中部门衔接的重要性,培养“全局视角”。
四、建立共同目标与评价机制
挑战150秒:多环节任务要求部门在极短时间内协作完成,失败则全员承担后果。此类高压任务促使部门放弃本位主义,聚焦共同目标。
积分联动机制:如第七组任务中的“其他部门总分10%加成”,通过利益绑定强化协作动机,类似企业中的跨部门项目奖金池设计。
五、后续巩固:从训练到工作场景迁移
拓展训练后需配套长效措施:
1. 复盘引导:通过“团队反思会”提炼协作经验,如网页1中七巧板项目后的总结环节,引导思考“部门间信息孤岛如何破解”。
2. 日常机制建设:借鉴网页10建议,建立跨部门例会、共享知识库,延续训练中的协作习惯。
3. 文化渗透:通过表彰“最佳跨部门协作案例”,强化协作价值观,如网页63中金融行业采用的“客户关系融合”培训文化。
典型案例参考
某科技公司:通过两天拓展训练(含信任背摔、高空断桥等项目),使85%员工认为跨部门凝聚力提升。
单位:采用“盲人摸象”项目,让公务员体验跨部门信息整合的重要性,后续配套定期轮岗制度,巩固协作效果。
通过以上策略,拓展训练不仅能短期突破部门壁垒,更能通过结构化设计将协作能力转化为组织常态,实现“从项目到文化”的升级。
猜你喜欢:北京一日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