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蓝玛拓展作为国内知名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其课程设计以“无体验,不培训”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帮助企业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下是其培训课程中体现团队协作的典型案例及方法:
1. 破冰协作与角色分配
针对新员工团队,蓝玛采用“高空断桥”“信任背摔”等经典项目,帮助成员快速打破隔阂。例如某互联网公司通过“名字接龙”和“团队拼图”破冰活动,新老员工在分工合作中建立信任,后续工作效率提升显著。
方法论:通过高风险任务(如高空挑战)迫使成员依赖同伴支持,强化信任感。
2. 跨部门协作优化案例
某制造企业研发与市场部门长期沟通不畅,蓝玛设计“资源争夺战”模拟任务,要求跨部门小组在有限资源下完成目标。通过角色互换和策略协商,两部门最终协作效率提升20%,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特色:利用竞争性情境激发团队主动沟通与资源整合能力。
1. 高管决策协同训练
针对金融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滞后问题,蓝玛设计“模拟市场危机”场景,要求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制定应急策略。通过数据共享与快速分工,决策效率提升40%。
工具:引入实时数据仪表盘,模拟真实市场波动压力。
2. 极限情境协作突破
在密云极限挑战中,某制造团队需完成漂流与攀岩任务。通过风险评估分工(如体力强者负责攀岩开路,细致者规划路线),团队成功突破体能和心理极限。
价值:极端环境下的协作更能暴露团队短板并快速修复。
1. 艺术共创项目
某广告公司在798艺术区开展“团队油画”工作坊,成员需在限定主题下分工绘制不同画布区块,最终拼接成完整作品。这种非语言协作模式激发创新思维,产出方案获客户高度认可。
创新点:将艺术表达转化为团队价值观的具象化呈现。
2. 科技赋能协作
游戏公司通过“VR太空探险”项目,要求团队成员在虚拟场景中分工操作设备、解谜逃生。数字化环境放大了沟通细节问题,促使团队建立标准化指令体系。
技术应用:利用VR记录回放功能进行协作行为分析。
1. 流程优化协作
物流公司参与“突发物流中断”模拟,成员通过建立三级响应机制(信息收集组、方案组、执行组),形成标准化危机处理流程,实际运营故障解决速度提升35%。
成果固化:将临时协作模式转化为可复用的SOP手册。
2. 文化认同协作
外资企业通过“企业文化主题密室逃脱”,将价值观解码为通关线索。员工在解谜过程中自然理解企业精神,离职率同比下降18%。
设计逻辑:将抽象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协作目标。
蓝玛课程的核心优势在于:
企业可根据团队发展阶段选择适配课程,如新团队侧重破冰与角色认知(推荐“飞盘嘉年华”),成熟团队适合战略级协作挑战(如“百人战鼓”)。建议结合蓝玛的《团队协作力诊断报告》进行精准课程匹配。
猜你喜欢:北京户外团建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