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活动类型与参与人数
活动类型:不同项目对场地要求差异显著。例如,高空项目(如攀岩、断桥)需要专门的高空设施;团队协作类项目(如七巧板)则需至少16平方米的平整空间;野外生存类活动需要更大的自然场地(每人30-50平方米)。
人数规模:场地面积需按人均空间计算。例如,50人团队建设活动建议750-1500平方米,野外生存需1500-2500平方米。大规模活动(如270人)需分批次并配备室内外混合场地。
2. 场地环境与地形
地形平坦性:大部分项目需平坦地面,若地形复杂需预留调整空间。
自然条件:利用自然障碍物(如树林、水域)可丰富活动内容,但需增加安全评估和面积。例如,青少年基地选址需远离危险区域(悬崖、河流)。
气候适应性:室内场地需应对恶劣天气,配备多功能活动室或风雨大棚。
3. 设施与配套
基础设备:包括高空架、攀岩墙、逃生墙等专业设施,以及桌椅、任务道具(如七巧板)。
生活配套:需规划卫生间(每100人配2-3个)、休息区、储物区、餐饮区。例如,杭州某基地可容纳700人用餐。
医疗与安全:配备急救站、专业医护人员,购买意外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4. 安全与合规性
安全距离:活动区域间需预留5-10米间隔,避免干扰和安全隐患。
设施检查:定期维护设备(如高空绳索、油桶木板)以确保稳定性。
资质要求:需由持证拓展培训师带队,场地使用需符合安全操作规范。
5. 交通与成本
交通便利性:选址应靠近城市或交通枢纽,减少通勤时间。例如,杭州某基地距主城区仅30分钟车程。
预算控制:费用包括场地租赁、器材、餐饮、保险等,需平衡性价比。例如,南通某项目按500元/人预算,包含摄影、餐饮等。
6. 运营与扩展性
课程适配性:场地需支持多样化课程(如领导力训练、心理辅导)。
灵活性:场地布局应可调整,适应不同规模活动。例如,会议室可容纳20-300人,或通过模块化设计切换项目。
科学选址需结合活动目标(如团队协作、体能训练)、参与者特征(如青少年、企业员工)及场地承载能力,同时兼顾安全、成本与体验。例如,青少年基地需注重自然教育与安全保障,而企业团建则需强化设施专业性和交通便利。通过多维度评估,可打造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环境。
猜你喜欢:北京团建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