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北京校考时间表公布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提前了解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及应对策略。以下是结合校考特点与考场应急措施的详细建议:
一、考场常见突发情况及应对措施
1. 设备故障(如电力中断、网络卡顿)
若遇线上考试设备故障(如网页卡顿、摄像头失灵),需立即联系监考老师或技术保障人员,并保留故障截图作为后续申诉依据。
线下考试中,如遇画具损坏(炭笔断裂等),可临时改用其他工具(如纸笔擦画)替代,避免因工具问题影响发挥。
2. 时间管理失控
若考试时间剩余不足,优先完成核心结构线及关键细节,例如素描考试中可启动“极简模式”,仅保留主体轮廓与明暗交界线。
提前通过模拟考试训练时间分配能力,熟悉各环节耗时。
3. 考题理解偏差或意外题型
遇到陌生题目时,先通过关键词拆分法(如“多物体组合”可拆解为构图、透视、主次关系)快速构建答题框架。
若对题目要求存疑,可举手示意监考老师确认,避免因误解题意导致失分。
二、环境类突发状况应对
1. 自然灾害(火灾、地震)
考场通常配备应急疏散通道标识,考生需听从监考人员指挥有序撤离,避免拥挤。
地震时优先躲避至课桌下或墙角,待震动停止后迅速撤离。
2. 健康突发问题(身体不适、晕场)
考前可自备常用药品(如止疼药、清凉油),若突发不适需立即报告监考人员,部分考场设有医疗急救点。
心理紧张时,可通过深呼吸调整状态,或短暂闭眼回忆备考训练内容以稳定情绪。
三、备考阶段的预防性准备
1. 模拟演练与工具备份
提前参与线上考试平台(如“小艺帮”APP)的模拟测试,熟悉操作流程。
准备备用画具(如炭笔、橡皮)、充电设备及备用网络(移动热点),降低技术风险。
2. 防疫与健康管理
关注院校发布的防疫要求(如核酸证明、健康码),避免因防疫材料缺失被拒考。
考前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与饮食卫生,减少突发健康风险。
四、心理调适与应急策略
1. 情绪失控时的快速调整
使用“5秒冷静法”:闭眼默数5秒,集中注意力于呼吸节奏,阻断焦虑循环。
若答题卡顿,可先跳过难题,完成其他部分后再返回处理,避免时间浪费。
2. 创意枯竭或手抖失误
默写备考时准备的“万能模板”(如特定构图结构),快速进入创作状态。
若手抖导致线条失误,可转化为肌理效果或通过叠加笔触修正,避免反复擦拭。
五、官方应急资源与申诉渠道
1. 联系考务部门
各校考考点均设有应急指挥部,考生可通过报名系统或院校官网获取紧急联系方式。
若因突发状况影响考试公平,可保留证据(如故障截图、医疗证明)并向招生办提交申诉。
考生需结合校考时间表(如中国美术学院初试在1月9-11日)提前规划行程,并针对技术、环境、心理等潜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模拟训练与物资准备,最大程度降低突发状况的影响,确保稳定发挥。
猜你喜欢:央美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