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优秀北京校考毕业生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发布时间2025-04-01 14:17

一、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1. 《阊阖锦梦》

  • 刘斌(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作品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建筑彩画与榫卯结构,通过绳编工艺重新诠释传统艺术,将古典色彩融入现代设计。例如,用绳编技艺模拟古建装饰的层次感,既保留庄重感,又赋予作品现代灵动性。

    二、北京服装学院

    1. 《时光中的包子脸》

  • 李明旭(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通过充绒、绗缝等工艺,以不同材料表现新生儿褶皱皮肤与老人皱纹的共通性,探讨对衰老的多元态度。作品以“皱”为核心语言,兼具哲学思考与视觉冲击。

    2. 《视限之外》

  • 侯楚楚(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结合视错觉原理与3D打印技术,在皮革上构建立体肖像轮廓,将平面视错觉延伸至箱包设计,探索感官与媒介的互动。

    3. 《象形键盘》

  • 王秋韵(艺术设计学院)
  • 通过15个甲骨文象形键与功能键组合,用户可生成147个汉字,并配有动态演变动画。作品融合传统文化与交互设计,展现汉字的表意魅力。

    三、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1. 《庭堂忆念》系列插画

  • 梁姗(绘画专业)
  • 以传统节日与老房子为元素,通过不同色系插画再现节日氛围,旨在唤醒被遗忘的文化记忆。画面融合民俗细节与现代插画风格,色彩鲜明且叙事性强。

    2. 《九天梦》绘本

  • 朱梓韬
  • 以航天为主题,结合数字绘画与立体书元素,通过手绘质感画面和科普性文字讲述中国航天故事。封面采用类肤材质,增强阅读体验的触感与趣味性。

    四、其他高校联展作品

    1. 《夏日派对》

  • 刘畅(美术学院)
  • 运用高饱和芭比粉与岩彩技法,将儿童形象抽象为色块,通过平涂肌理营造欢快的夏日戏水场景,画面充满活力与童趣。

    2. 《推手》

  • 徐哲敏(时尚传播学院)
  • 以装置艺术展现中国时尚产业背后的推手群体,通过杂志与链路示意图分析设计师品牌全球化路径,体现Z世代对行业变革的观察。

    五、全国性展览中的北京院校作品

    2024年“新生力量——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北京高校学生作品以题材多样性和技术融合为特色,例如:

  • 中国画与油画:聚焦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部分作品通过实验性技法突破传统边界。
  • 版画与影像设计:结合数字技术探索媒介创新,如参数化设计在服装与装置中的应用。
  • 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展现出对社会议题的深刻思考,如文化传承、科技、老龄化等。学生通过多元媒介(如3D打印、数字绘画、绳编工艺)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碰撞,部分作品已通过展览、赛事和商业合作获得行业认可。更多作品可通过相关院校官网或展览平台进一步了解。

    猜你喜欢:清美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