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北京校考播音与主持类专业考试形式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01 18:23

根据2024年艺考改革后北京地区校考政策及高校招生要求,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的校考形式主要面向少数高水平艺术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以下是对北京地区校考播音与主持类专业考试形式的详细解读:

一、校考院校及专业方向

目前北京地区可组织校考的播音类专业主要集中于以下院校及方向:

1.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含普通方向、中英双语、中朝/中韩双语、中西双语方向)。

2.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含普通方向、影视配音、礼仪文化、双语播音方向)。

3. 北京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侧重影像表达与视听内容创作)。

二、校考考试形式及内容

1. 中国传媒大学

  • 考试流程:分初试、复试、三试三个阶段,线上线下结合。
  • 初试(文化素养基础测试):
  • 内容:文学(50%)、历史(30%)、哲学(20%)综合笔试,考察文化积累。
  • 复试
  • 普通方向:自我介绍(限时1分钟)、有声语言艺术展示(朗诵/演讲/曲艺等)、新闻播报与评述。
  • 双语方向(如中英双语):
  • 英文自我介绍、朗诵(中英双语材料)、语言类才艺展示(如脱口秀);
  • 指定英语新闻播报与即兴英语演讲(限时2分钟)。
  • 三试(线下综合面试):
  • 指定稿件播读与评述(中文或双语);
  • 即兴问答(考官随机提问,涉及社会热点或专业理解);
  • 文化素养复测(笔试或口试)。
  • 2. 浙江传媒学院

  • 考试流程:初试(线上提交视频)、复试(线上综合素质测试)、三试(线下现场面试)。
  • 初试
  • 普通方向:形象气质考察(素颜出镜)、自备古诗词朗诵(脱稿)、指定新闻播报、模拟主持(自选节目类型,限3分钟)。
  • 影视配音方向:自备七言绝句朗诵、语言类才艺展示(如快板、贯口)。
  • 双语播音方向:中英文新闻播读、英语即兴问答。
  • 复试:语文、英语、时政、新媒体知识等综合笔试。
  • 三试
  • 即兴口语表达(随机抽取话题评述);
  • 仪态展示(礼仪文化方向需进行站姿、走姿考核);
  • 命题演讲或景物介绍(脱稿)。
  • 3. 北京电影学院

  • 考试特点:侧重影像表达与创意能力,强调“高品质视听内容创作”。
  • 初试
  • 专业知识测试:语言表达能力、造型能力、音乐素养、影视传媒基础知识。
  • 复试
  • 综合素质笔试: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时政等领域;
  • 逻辑思维与即兴语言表达(如新闻事件评述)。
  • 三试(面试):
  • 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 才艺展示(需与专业相关,如配音片段表演);
  • 现场应答(考察应变能力与艺术感知)。
  • 三、校考核心考察维度

    1. 专业基础能力

  • 语音规范:普通话标准度、双语发音准确性(如中英双语方向)。
  • 语言表达:情感传递、节奏把控、即兴口语逻辑性。
  • 2. 综合素质

  • 文化素养:初试笔试及复试中的综合知识测试占比较高(如中传文化素养复测占比20%)。
  • 形象气质:素颜考核仪态、表情管理、镜头感。
  • 3. 创意与应变能力

  • 即兴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体现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
  • 模拟主持:节目设计需有创意,展现个性化风格。
  • 四、备考建议

    1. 针对性训练

  • 双语方向:强化英语口语表达,积累新闻词汇(如BBC/VOA素材)。
  • 影视配音:练习动画片配音片段,注重角色声音塑造。
  • 2. 文化素养积累

  • 关注文史哲综合知识,尤其是高中课本外的经典名著与热点事件。
  • 3. 形象管理

  • 保持自然得体的仪态,避免浓妆或夸张造型,身高建议男生172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
  • 总结

    北京校考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的考试形式以多维度综合选拔为核心,既强调传统播音技能(如新闻播报、朗诵),又注重国际化(双语能力)与创新性(影像表达)。考生需根据目标院校的考核重点,平衡专业训练与文化积累,同时提升临场应变与个性化表达。

    猜你喜欢:清华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