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
合作模式: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元培学院联合设立的复合型专业,培养具备外国语言能力和考古学知识的国际化人才。
语种范围:阿拉伯语、俄语、法语等,语言教学由外国语学院负责,考古学方向课程由考古文博学院承担。
招生对象:面向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保送生除外)、元培学院本科一年级新生,通过校内转专业考试选拔。
培养特色:强调跨学科融合,学生需同时掌握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为国际考古研究或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输送人才。
2.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考古学方向)
国际合作机会:虽未明确标注“国际合作专业”,但其培养方案中提到“搭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支持学生跨校选修(包括国际交流)。部分课程可能涉及国际联合科研项目或海外实习。
选拔方式:通过强基计划校考(含笔试、面试、体测等),高考成绩占85%,校测占15%。考古学属于Ⅱ组专业,仅限文史类考生报考。
3. 其他潜在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虽未直接提及国际合作专业,但其教学强调“国际化视野”,与国内外高校及文博机构合作频繁,学生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或田野考古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在职课程班:虽非全日制本科项目,但提供国际考古实践机会(如海外遗址考察),适合在职人员深造。
北京高校中明确的国际合作考古学专业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为核心,需通过校内转专业考试选拔。强基计划考古学方向虽未直接冠名“国际合作”,但培养体系包含国际化学术资源。建议关注目标院校官网或招生办获取最新动态。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