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北京校考校友中有哪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天文学家?

发布时间2025-04-01 18:58

一、北京大学校友

1. 陈建生

  •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主要贡献:开创中国类星体巡天研究,提出高红移原始氢云存在的证据,推动大样本天文研究方法。
  • 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2. 熊大闰

  •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方向:恒星对流理论,解决大质量恒星演化中的半对流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3. 艾国祥

  •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主持研制中国首台太阳磁场望远镜,推动太理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任国家天文台台长。
  • 4. 张柏荣

  •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
  • 参与筹建云南天文台,推动中国南方天体物理实测基地建设,曾任云南天文台台长。
  • 5. 李淼

  • 1978-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 研究量子场论与宇宙学,在超弦理论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
  • 二、清华大学校友

    1. 张钰哲

  • 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28年发现“中华”小行星,主持紫金山天文台工作,推动小行星和彗星研究。国际编号2051号小行星以他命名。
  • 三、其他北京高校相关人物

    1. 王绶琯(非校友但与北京天文台关联)

  • 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虽非北京高校校友,但长期担任北京天文台台长,主持研制中国首台射电望远镜,规划天文学发展。
  • 四、年轻一代代表性学者

  • 刘晓为(北京大学毕业)
  • 现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所长,研究星系演化与星际介质,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洪晓瑜(北京大学毕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主持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系统,推动射电天文技术应用。

    以上学者在天文学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国际学术合作中均作出重要贡献。如需更完整名单或具体研究方向,可参考相关院校及科研机构公开资料。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