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美术类专业校考由各院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因学校和专业方向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下结合2025年最新招生信息,对主要院校校考内容进行分类
一、造型类专业(如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等)
1. 考试科目
素描:涵盖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写生或命题创作,例如中央美院造型艺术专业要求石膏像或人物全身像写生。
色彩:包括静物、风景、色彩头像写生,部分院校要求结合命题进行创作,如清华美院色彩场景创作。
速写(创作):注重场景组合与叙事能力,如央美考题“我的2019”要求结合个人经历进行画面表达,或根据名画构图重新创作(如参考《韩熙载夜宴图》绘制《火车站候车图》)。
二、设计类专业(如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
1. 创意设计
命题创作:例如北京服装学院要求以“解构主义”为风格,从衣、食、住、行中选择主题进行彩色创作,需附设计说明。
设计基础:中央美院设计学类考“造型基础”与“设计基础”,要求运用点线面元素完成抽象或具象表达。
材料综合:部分院校允许使用水粉、丙烯、马克笔等,限制用色数量(如鲁迅美院大连校区限5种颜色以下)。
2. 综合造型
北京服装学院复试科目,考察空间布局与人物形态组合,如《舞者之美》要求绘制三位动态各异的舞者并融入场景。
三、动画与影视美术类专业(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1. 连续动态:绘制人物连续动作,如跑步、跳跃的分解图,考察运动规律理解。
2. 场景设定:根据文字描述设计角色与场景,如中传动画专业考题可能涉及科幻或历史题材的场景构建。
3. 分镜创作:北电部分专业要求用漫画形式表现故事情节,注重叙事连贯性与镜头感。
四、其他特色专业
1. 建筑学(中央美术学院)
考空间构成、建筑速写及立体模型绘制,强调透视与结构分析。
2. 文物保护与修复
涉及传统绘画技法临摹(如敦煌壁画线描填色),以及材料分析与修复方案设计。
3. 书法学(中央美术学院)
包括临摹(篆、隶、楷等书体)与创作,部分考题要求结合诗词意境进行书写。
五、考试形式与流程
1. 初试与复试
多数院校采用初试筛选(如北京服装学院初试为《创意造型基础》命题创作,仅判定合格与否),合格者进入复试(如中央美院复试需现场考试)。
2. 线上与线下结合
中央美院部分专业线上考试通过后参加现场考试,线上内容多为基础能力测试,线下侧重综合创作。
六、文化课与录取要求
校考合格后,考生需达到院校划定的文化课最低控制线。例如中央美院造型类专业要求文化课不低于普通类本科线,设计类则需达到一本线的特定比例。
总结提示:考生需根据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针对性备考,例如清华美院设计类侧重场景创作,央美造型类强调写生能力,北服设计类专业注重创意与材料运用。建议提前研究近3年考题(如网页40列举的北服2024年试题),并加强美术史与创作思维的结合训练。
猜你喜欢:清华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