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央美校考珠宝设计专业方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02 04:32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标杆学府,其珠宝设计专业方向始终以“跨学科性”和“人文关怀”为核心,构建了兼具艺术审美与产业实践的教学体系。自2005年首饰设计专业正式设立以来,央美始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定位与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

央美珠宝设计专业隶属于设计学院,其前身可追溯至2005年成立的首饰与饰品方向。2016年后,该专业强化了对“穿戴文化”的跨领域研究,注重首饰与身体、情感、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例如,滕菲教授主导的“梅”系列作品被作为国礼收藏,体现了该专业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上的突破。

近年来,该方向进一步拓展至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2024年设计学院新增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设计研究”方向,将传统首饰工艺纳入文化传承的宏观框架;而“可穿戴与智能科技设计研究”方向则探索3D打印、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这种从“器物制作”到“文化叙事”的转变,标志着央美珠宝设计已形成覆盖传统工艺、当代艺术、科技创新的完整学科体系。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技法训练与创作实践两大模块。基础阶段包含金属工艺、雕蜡技法、珐琅制作等传统工艺课程,如2023年研修班设置的《首饰成型基本技法》要求掌握錾刻、熔焊等15种以上工艺。进阶课程则强调数字化能力培养,Rhino建模、Keyshot渲染等软件教学占比达30%,2025年校考新增的“智能穿戴设计”科目更要求考生提交包含电路原型的作品。

创作类课程突出概念开发能力。以2021年《悖论》命题为例,考生需通过首饰形态表达对立统一哲学观,张凡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共生锁链》用钛金属与生物降解材料组合,获得当届最高分。这种“工艺为基,思想先行”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珠宝企业设计总监岗位,也能进行独立艺术创作。

考试选拔与人才标准

校考采用“三阶筛选”机制:初审阶段需提交包含30页作品集、学术论文及研究方向陈述,其中2025年明确要求论文主题需体现科技或文化传承视角。初试科目《造型基础》突破传统素描范式,如2022年考题《权重》要求用视觉语言诠释社会影响力层级,考查考生从抽象概念到具象表达的转化能力。

复试环节注重综合素质评估。艺术理论笔试涉及设计史论与当代策展案例,2024年新增“元宇宙首饰”论述题;面试则采用“模拟策展”形式,考生需在20分钟内阐述作品与展览空间的关系。这种选拔机制确保入学者既具备扎实技艺,又拥有批判性思维与跨领域整合能力。

跨学科属性与发展趋势

该专业正从单一首饰设计向“穿戴生态系统”演进。在材料科学领域,实验室已开展液态金属、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研究;人文维度则延伸至医疗辅助器具设计,如2023届毕设《触知》系列,通过触觉反馈装置帮助视障者感知环境。国际交流方面,与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合作的“智能穿戴工作坊”,每年选拔优秀生参与跨国项目研发。

未来发展方向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强化“艺术治疗”功能,通过可穿戴设备干预心理健康;二是深化可持续设计,建立珠宝材料循环数据库;三是拓展虚拟首饰领域,探索NFT数字藏品创作。这些趋势要求考生在备考时不仅关注工艺技法,更要培养对社会议题的敏感度与科技的思考深度。

总结而言,央美珠宝设计专业通过历史积淀与创新探索,构建了贯通传统与未来、艺术与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志在报考的考生,建议夯实造型基础的广泛涉猎社会学、材料学等跨学科知识,并持续关注“艺术介入生活”“科技向善”等前沿议题。唯有将技艺修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方能在这所百年学府中实现从“匠人”到“创作者”的蜕变。

猜你喜欢:清华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