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央美校考辅导,如何掌握绘画光影技巧?

发布时间2025-04-02 06:03

在央美校考的绘画光影技巧训练中,需结合结构理解、观察方法、材料技法和艺术表现力进行系统性学习。以下从核心要点到实践策略进行分点解析,并附参考案例:

一、光影表现的核心逻辑

1. 结构与光影的共生关系

光影需服务于结构表达。叶南教授在基础教学中强调,明暗交界线需与形体转折严格对应,通过简化灰面、强化亮暗对比来凸显结构。例如,静物写生时需分析物体受光面、背光面的转折逻辑,避免盲目涂抹调子。

2. 光影的符号化与构成意识

央美考题常要求将光影转化为构成语言。如“失重的水”一题中,水的反光与透明质感需通过点线面布局实现。可参考构成表现力的训练:利用分割画面空间(等形、等量、自由分割)引导视觉焦点,同时通过光影强化层次感。

二、训练方法与技巧

1. 观察与归纳

  • 分阶练习:将复杂光影简化为黑白灰三大层次,再逐步细化中间调子。例如,静物写生时先确定光源方向,用单色铺出整体明暗关系,再叠加冷暖变化。
  • 动态捕捉:针对人物或动态场景(如“天宫课堂”考题),需快速抓取动态光影的规律。可通过速写练习记录不同角度下光影对形体的塑造。
  • 2. 材料与技法实践

  • 薄涂与厚涂结合:铺调时用薄涂法快速建立色块关系(如水粉加水稀释),塑造阶段用厚涂法强化质感(如金属、玻璃的反光处理)。
  • 笔触的情绪表达:张元教授提出,笔触需与光影节奏统一。例如,表现强烈光影对比时用果断的直线笔触,柔和过渡处用扫笔或揉擦。
  • 3. 色彩光影的进阶处理

  • 条件色体系应用:参考印象派对环境色的处理,如物体暗部融入环境冷色调,亮部保留光源暖色。
  • 纯度与明度对比:高光区域提高明度但降低纯度(如白色加入少量环境色),避免“粉气”;阴影区域可通过互补色叠加增强透明感。
  • 三、校考真题分析与策略

    1. 考题案例:气候时钟(2023年)

  • 光影隐喻:需将“倒计时”概念转化为视觉符号,如用渐变的阴影象征时间流逝,或通过光影切割画面制造紧迫感。
  • 材料实验:尝试综合材料(如丙烯与拼贴)表现光影的层次,或在数字媒介中模拟动态光影效果(参考虚拟策展考题的数字化趋势)。
  • 2. 考题案例:失重的水(2021年)

  • 质感表现:水在失重状态下的透明与粘稠感需通过高光与反光的叠加实现。可借鉴玻璃器皿绘制技巧,但需弱化重力导致的投影。
  • 空间构建:通过冷色调背景与暖色调水球的对比,强化失重环境的非现实感。
  • 四、备考资源与课程建议

    1. 推荐课程与教材

  • 张元教授《色彩基本规律与色彩表现艺术》线上课,系统解析四彩体系与光影表现逻辑。
  • 《央美风云·色彩静物》中针对水果、玻璃等高频考题的色块设计与步骤解析。
  • 叶南《结构素描》教程,强调光影与形体的严谨对应关系。
  • 2. 短期冲刺规划

  • 每日专项训练:如周一聚焦静物光影分割,周二练习人物半身像光影结构,周三结合考题进行创作实验。
  • 模拟考试复盘:限时3小时完成真题,重点检查光影逻辑是否服务于主题表达(如“策展实践”题中的灯光设计是否符合展览叙事)。
  • 五、常见误区与纠正

  • 误区1:过度依赖高对比
  • 部分考生为突出光影而滥用黑白反差,导致画面生硬。需注意中间调子的过渡,如灰色区域可加入环境色微调。

  • 误区2:忽视光源统一性
  • 多光源场景易导致投影混乱。练习时需明确主次光源方向,如人物肖像以单一侧光为主,辅以反光补足暗部细节。

    通过以上方法,考生可逐步掌握光影表现的底层逻辑,结合央美校考命题趋势,从技法到观念层面提升作品竞争力。建议定期参考历年高分卷(如网页56整理的考题案例),分析其光影处理策略,并融入个人创作语言。

    猜你喜欢:美术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