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清华校考加分有哪些实际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02 17:37

一、自主招生类加分案例

1. 湖北省十堰市案例(2019年)

  • 胡剑桥: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获得40分加分,高考裸分685分,最终以725分被录取。
  • 陶继越: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获得30分加分,高考裸分681分,最终以711分被录取。
  • 2. 江苏省通州高中案例(2017年)

  • 季陆炀:通过北京大学博雅计划获得60分加分(全省第一名),同时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获得20分加分
  • 薛义铮: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获得30分加分
  • 二、专项计划类加分案例

    1. 自强计划案例(2022年)

  • 彭捷(四川内江):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获得45分加分,高考成绩672分,最终以717分入围。
  • 2. 华侨生联考案例

  • 某福建考生(2020年):通过华侨生联考政策获得60分加分,具体录取专业未公开。
  • 三、强基计划类加分案例

    1. 浙江省考生案例(2020年)

  • 某考生:强基计划中获评A级(非A+),通过笔试(5.67分)和面试(5.83分)总分达标,以折合分89.59分(超分数线0.46分)被行健书院录取。
  • 2. 北京考生案例(2021年)

  • 某考生:虽未获A+评级,但凭借高考695分和笔试5分、面试3分的校考成绩(总分8.56分),折合分87.33分,但因A+考生笔试满分政策竞争失利。
  • 四、艺术类校考加分案例

    1. 美术学院录取案例(2023年)

  • 设计学类:考生需通过省级美术统考及清华大学文化综合素养测试,校考成绩达标后按综合成绩录取,部分考生通过专业成绩优势获得降分资格(如文化课达标后按专业成绩排序)。
  • 艺术史论专业:2024年起取消校考,直接按高考成绩录取,此前通过校考的考生可享受文化课降分。
  • 五、其他特殊政策案例

    1. 国际生政策案例

  • 某华侨生:通过国际生申请通道免试录取,需满足HSK五级中文水平,实际录取分数远低于统招线(具体案例未公开)。
  • 2. 国家专项计划案例(2023年)

  • 河南省某考生: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清华大学理科录取线比普通批次低52分(623分 vs 675分)。
  • 清华大学校考加分政策覆盖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专项计划(如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艺术类校考等多类渠道,实际案例中加分幅度从10分到60分不等。近年来政策逐渐向农村、贫困地区及特殊人才倾斜,例如自强计划、国家专项等。具体政策需结合当年招生简章,且不同省份和计划间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央美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