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西方哲学史核心人物
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考题常对比两人哲学体系差异,如2023年真题要求分析亚里士多德的"个别实体"与柏拉图实体观的区别。需重点掌握柏拉图理念论、洞穴比喻,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实体论及对柏拉图的批判。
2. 奥古斯丁
自由意志论是高频考点,需结合其神学思想理解"意志自由"在道德责任中的意义,如2023年真题要求与康德、萨特的理论对比分析。
3. 康德
其道德哲学(绝对命令)、认识论(先验哲学)及自由意志论是重点,需理解其"人为自然立法"的核心命题,并结合《纯粹理性批判》分析理性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4. 萨特
存在主义思想(如"存在先于本质")及其自由观是必考内容,需结合《存在与虚无》分析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并与奥古斯丁、康德形成对比。
5. 其他重要人物
笛卡尔(心物二元论)、黑格尔(辩证法)、尼采(权力意志)在参考教材《牛津西方哲学史》中占重要篇幅,需掌握其核心概念。
二、中国哲学史核心人物
1. 儒家学派
孔子与孟子:仁义礼智思想及"名实之辩"(2023年考题涉及儒道两家"名"的思想对比)。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儒学神学化进程,需结合汉代思想背景分析。
朱熹:理气论、格物致知说,2023年考题直接要求论述其思想。
王阳明:心学体系(如"知行合一""致良知")是近年高频考点,2023年真题要求专题分析。
2. 道家学派
老子与庄子:道论、无为思想及对儒家"名"的批判,需结合《道德经》《庄子》文本解析。
3. 其他拓展重点
荀子(性恶论)、王夫之(气本论)在清华自编教材中常被强调,建议补充学习。
三、清华学术传统关联人物
1. 冯友兰与金岳霖
作为清华哲学系创始人,其新理学、逻辑学思想可能隐含于考题中。例如金岳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说。
2. 陈来与当代研究
现任教授陈来的宋明理学研究可能影响中国哲学命题方向,需关注其《朱子哲学研究》中的学术观点。
四、备考建议
1. 真题导向:重点分析近3年真题(如2023年西方哲学史75分/题的论述深度要求),建立哲学家思想对比框架。
2. 参考教材:以清华指定《牛津西方哲学史》为核心,辅以《中国哲学史》经典教材,注意清华学派对传统哲学解读的独特性。
3. 学术前沿:关注清华教授研究动态,如科学哲学(吴国盛)、学(万俊人)等方向可能渗透于考题设计。
建议考生结合清华哲学系"小而精"的特点,在掌握基础理论的注重对经典文本(如《论语》注本)的深度解读及跨学派比较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清美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