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方向)
考试科目:科学史(代码662)、科学哲学(代码820),每科150分,总分300分。
考试内容:
科学史:以西方科学史为主线,涵盖古代至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辅以中国科学史内容。题型为简答和论述题,参考书目包括戴维·林德伯格的《西方科学的起源》等。
科学哲学:聚焦20世纪以来的流派思想(如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要求考生对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参考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等。
考察重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逻辑分析能力及跨学科反思能力。
2.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生命技术专业(972BIO3):
考试内容:涵盖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进化等模块,题型包括选择题(30分)、论述题(60分)等。参考陈阅增的《普通生物学》。
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971):
考试内容:分信息技术类(概率论、数据结构、网络技术)和创新设计类(洞察力、思维力)。需掌握跨学科知识,如《艺术设计概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3. 美术学院艺术类校考
流程:
初选:以省级统考成绩为基础筛选。
文化素养测试:考核语文、数学、英语,达标后按省统考成绩入围艺术能力考试。
艺术能力考试:分设计学类与美术学类,校考成绩决定录取排序。
录取要求:高考成绩需超一本线30分(特殊省份按特殊控制线),且校考成绩与文化测试成绩综合排序。
二、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应对校考?
1. 分阶段目标管理
拆解任务:将备考大目标细化为每日或每周的小任务(如每日刷题、每周模拟考试),通过完成小目标积累成就感,缓解焦虑。
自我奖励机制:设定阶段性奖励(如完成一周计划后短暂休息或小礼物),增强正向激励。
2. 运动与放松训练
规律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可释放压力激素,提升专注力。
呼吸与冥想: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调节情绪,考前10分钟闭目调整呼吸可降低紧张感。
3. 社交支持与心理疏导
寻求交流:与同学、导师或家长分享压力,避免孤立。清华“心晴计划”提供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资源,可预约参与。
避免负面语言:家长应避免施压,多用鼓励性话语(如“你已经进步很多了”)。
4. 模拟考试与时间管理
全真模拟:按校考时间、题型进行模拟,适应考试节奏。例如,科学史论述题需控制每道题答题时间在30分钟内。
文化课与专业课平衡:艺术类考生需分配时间兼顾文化素养测试(如数学基础复习)和专业创作练习。
5. 利用校内资源
参与工作坊:清华“心晴工作坊”提供减压技巧、沟通技能培训,适合备考期参与。
朋辈互助:加入“研究生朋辈训练营”,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压力场景。
清华校考注重专业基础与综合能力的结合,备考需针对性强化学科知识(如科学史的逻辑梳理、艺术类创作技巧),同时通过目标管理、运动调节和社交支持提升心理韧性。建议考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合理规划时间,并充分利用清华提供的心理健康资源。
猜你喜欢:清美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