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清华大学校考相关要求及官方材料,推荐信的撰写需结合申请专业特点,突出申请人的学术潜力、专业素养和个人品质。以下是具体撰写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推荐人选择原则
1. 推荐人资格
需为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或熟悉申请人学术/实践能力的直接上级、导师等。
若申请艺术类专业(如美术学院),推荐人可为艺术领域有影响力的导师或行业专家。
2. 推荐人优先级
熟悉度 > 职位高度:直接导师或长期指导者优先,避免选择仅有头衔但缺乏实质性了解的推荐人。
学术关联性:推荐人研究领域需与申请专业相关,例如申请工程类专业时,推荐人最好有工程背景。
二、推荐信内容要点
1. 核心结构
推荐人身份与关系:明确推荐人职称、工作单位,以及与申请人的合作时长、指导经历等。
具体事例支撑:通过具体项目、课程表现、竞赛成果等事例,体现申请人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或艺术潜力。例如:
“在指导其参与智能电网项目中,申请人独立完成了算法优化,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工科类);
“其毕业设计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获省级艺术展金奖”(艺术类)。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团队协作、抗压能力、领导力等,避免泛泛而谈。
推荐意愿:明确表达对申请人攻读清华的强烈支持,例如“坚信其具备在清华深造的潜力”。
2. 不同专业的侧重方向
学术研究类(如博士生):突出科研能力、论文发表、实验设计等。
艺术设计类:强调创意表达、作品独特性、艺术感知力,可附作品集评价。
综合能力类(如MBA):结合职业成就、管理经验、行业贡献等。
三、撰写注意事项
1. 真实性要求
推荐信内容需由推荐人亲自撰写,不可由申请人代笔或套用模板,否则视为学术不端。
推荐信中需包含推荐人联系方式(工作邮箱或单位电话),便于校方核查。
2. 格式与提交方式
通过清华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在线提交,推荐人需按系统提示填写并上传签字版扫描件。
国际学生推荐信需附推荐人手写签名及名片,密封后邮寄至招生办。
3. 语言与细节
中英文均可,但需与申请材料整体语言一致。若推荐人习惯英文撰写,可直接使用英文。
避免使用模板化表述(如“品学兼优”),需结合具体案例个性化描述。
四、参考模板(以学术类为例)
推荐信结构示例
> 标题:推荐信
> 正文:
> 1. 推荐人身份:“我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作为申请人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指导其完成‘新能源并网系统优化’课题”;
> 2. 学术能力:“申请人独立提出动态调节算法,解决了传统模型的稳定性问题,相关论文被EI收录”;
> 3. 综合素质:“其在团队中担任组长,协调成员高效完成实验,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 4. 推荐结论:“基于其科研潜力和综合素养,我全力推荐其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落款:推荐人姓名、职称、单位、联系方式、签名及日期。
五、常见问题解答
推荐人未收到邮件:可通过系统“再次发送”功能重发邀请,或检查垃圾邮件箱。
更换推荐人:在推荐信提交前可修改信息,提交后不可更改。
特殊项目要求:部分院系(如美术学院)可能要求作品集与推荐信结合提交,需提前确认简章要求。
建议申请人提前与推荐人沟通,提供个人简历、成绩单、作品集等辅助材料,帮助推荐人更全面地撰写内容。更多细节可参考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或各院系官方通知。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