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清华大学2024-2025年的招生信息及新闻传播相关培养计划,以下专业和项目适合有志于成为记者的学生报考:
一、本科阶段相关专业
1. 新闻学(本科阶段已取消,但可通过辅修或跨学科培养)
清华大学自2021年起取消新闻学本科招生,但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接触新闻传播领域:
辅修双学位:新闻与传播学院曾开设“出镜记者”方向第二学位项目,面向全校本科生招生,邀请柴静、张泉灵等资深记者担任导师,培养跨学科新闻人才。
跨学科课程:如选择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等社科类专业(如社会科学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等),结合新闻实践课程提升综合能力。
2. 人文与社科交叉专业
新雅书院:提供“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等交叉学科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合深度报道或国际新闻方向。
日新书院:设有历史学+英语双学士学位项目,强化人文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
二、研究生阶段专业
1. 新闻与传播硕士(非全日制)
研究方向:传媒实务与创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费24万/2年,适合在职人士提升。
课程内容:包括新闻采编、数据传播、国际新闻等,结合清华与南加州大学、南洋理工等国际合作项目,提供全球视野。
2.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培养特色:依托清华全球财经新闻(GBJ)等项目,培养精通英语、熟悉国际事务的记者,毕业生多进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
3. 数据传播双硕士
合作院校: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聚焦数据科学与新闻传播的交叉领域,适合未来从事数据新闻或新媒体报道。
三、校考与选拔项目
1. 夏令营与推免
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举办“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夏令营,面向全国优秀本科生开放,表现优异者可获推免优先录取资格。
2. 专项培养计划
出镜记者项目:曾与央视、新华社合作,通过工作坊形式训练采访、直播等技能,实践导师包括鲁健、闾丘露薇等知名记者。
四、跨学科背景建议
若本科非新闻专业,可考虑以下路径:
理工科+新闻辅修: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结合数据新闻或科技报道方向。
外语专业+国际传播:如英语、日语专业,通过选修国际新闻课程,成为驻外或跨文化传播记者。
五、招生动态与趋势
扩招计划:2025年清华拟扩招约150名本科生,新增“AI+多学科交叉”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合未来从事科技新闻领域。
国际化资源:清华与全球顶尖高校合作的双硕士项目,为记者职业提供技术、语言和跨文化能力的多重保障。
清华虽已取消新闻本科招生,但通过辅修、研究生项目及专项培养计划,仍为记者职业提供丰富路径。建议关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项目、夏令营及交叉学科资源,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传媒+技术”或“人文+国际传播”方向。
猜你喜欢:清美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