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学成果与奖项荣誉
清华美院多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得校级及以上认可。例如:
杨帆(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持的《陶瓷设计(1)》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并获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因线上教学表现优秀,获2020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奖。
王小茉(艺术史论系副教授)连续三次教学评估进入全校前5%,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李睦(绘画系教授)开设的美育课程《艺术的启示》获教育部精品课程奖,并获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
张雷(工业设计系教授)多次获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主持国家863项目,设计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展出。
2. 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
清华美院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形成特色教学模式:
杨帆通过《陶瓷设计(1)》将“文化自信”“哲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与传统文化传承。
邱松教授(工业设计系)推动基础教学改革,强调“思维与表达力”培养,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郑艺教授(绘画系)坚持夯实造型基础教学,通过“涟漪式”教学体系影响中国美术教育。
3. 跨学科研究与校企合作
教师团队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产学研协同:
杨帆与松发陶瓷合作开发“龙年生肖”等主题产品,将课堂与产业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吴琼教授(数据与智能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在乡村振兴项目中开展“在地性设计”实践,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
管沄嘉副教授(环境艺术设计)通过空间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室内设计系列课程》。
4. 学术传承与国际化视野
严扬教授(工业设计系)创立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成为中国汽车设计的中坚力量。
学院与哈佛大学、米兰设计周等国际机构合作,教师团队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评级中设计学、美术学均获A+。
5. 长期教学积累与师德建设
多位教师拥有20年以上教龄,如张雷、严扬等,持续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郭秋惠副教授(艺术史论系)通过策展实践带领学生“真刀”参与国家级展览策划,践行“三位一体”育人理念。
总结:清华美院教师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实践、课程创新及社会服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成果覆盖国家级奖项、跨学科研究、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展现了高水平艺术设计教育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