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3 00:48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了许多杰出校友,他们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以下是部分代表性人物及其成就:
苏丹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教授,曾任清华美院副院长。他在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方面成就显著,主导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与陆轶辰合作)、北京APEC会议“金秋颐和”环境设计、前门大街景观设计等。他还致力于非遗保护与工业遗产复兴,如南通唐闸1895工业遗迹规划项目。
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设计教育转型、博物馆策展理论与实践,主张设计应结合现代语境与传统活化。
现任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长期从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主持过多个国际交流项目。他参与的教学成果展和设计实践项目体现了对历史与生态的尊重。
拥有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城市景观的系统性设计。
作为建筑师和副教授,他主导设计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该项目以创新性的建筑语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成为国际认可的典范。他还参与多个跨国设计项目,强调技术与文化的结合。
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曾任教于多所国际院校,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续建筑与环境设计。
清华美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设计领域的权威学者。主持编写多部教材,推动了中国室内设计教育体系的标准化,并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如的室内设计。
专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研究领域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因工程”,其著作《室内设计资料集》成为行业经典。她主导的教学项目注重实践与理论的平衡,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提出通过人体工程学优化空间设计,提升环境使用的舒适性与效率。
清华美院建筑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融合。曾主持多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推动生态与艺术的协同发展。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跨学科的环境艺术实践。
2014年APEC峰会主会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集贤厅”的室内设计,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结合展现国家形象。
负责“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家大剧院夜景照明设计,以光影艺术强化建筑的空间叙事。
清华美院环境艺术领域的校友在大型公共项目设计、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成就斐然,其作品不仅服务于国家形象建设,也推动了学科的国际化和创新发展。更多校友信息可参考清华美院官网及历年校友作品展。
猜你喜欢:清美画室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