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北京测绘学院原址(在哪一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时间:

北京测绘学院原址(在哪一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北京测绘学院原址,以及在哪一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武汉测绘学院的武汉测绘学院-前身
  2. 武汉测绘学院的历史沿革
  3. 60年代的南京航空测绘学院_于那里了
  4. 关于解放军测绘学院
  5. 在哪一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武汉测绘学院的武汉测绘学院-前身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1955年6月,国务院在部署高等学校第二次院系调整时决定成立独立设置的测绘院校,并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的测绘专业的师资和设备为基础,组建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建校时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直属国家教育部。学院位于江城武汉,地处长江南岸,武昌东湖之滨,准确定位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南麓。

武汉测绘学院的历史沿革

1958年,学院划归国家测绘局管理,并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0年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85年10月,学院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93年,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两系合并,组建为地学测量工程学院。

2000年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又划归国家教育部管辖。

2000年8月,国家教育部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原武汉大学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

在新的武汉大学建制下,以原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1年9月,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60年代的南京航空测绘学院_于那里了

并于航空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于解放军测绘学院

学校名字你都说得不对

2000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技术学院合并成立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并在高新区设立理学院,也就是新校区,不知道你是不是没去对地方,理学院的环境很美,不知道你进去过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校园美化都是一流的,至少我和同学在那待了两年

今年信息工程大学十周年校庆也是在理学院举行的

也不可能为了扩建地铁口拆宿舍,那是军事管理区,地铁规划肯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可能有冲突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信息工程大学已经由单一的电讯工程专业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大学校徽理工文渗透,指挥、管理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大学。大学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和理学院,占地面积3800余亩。

建校以来,在军委和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在总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具有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科研成果、一流管理水平的综合大学”的目标,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被军委首长称为:改革有成效、教学有成果,科研有创新。

信大学科专业以信息类学科为主体,军事特色鲜明,涵盖军事信息系统的诸多领域,主要解决关乎战争胜败的“知己知彼”、“知天知地”问题,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

为拓展办学空间,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征地1700余亩,作为“基础合训”基地。一座座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学员宿舍楼、学员食堂拔地而起;新建图书馆、游泳池和符合国际田联二级田径场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湖桥亭台、假山回廊、绿林广场等人文景观装点其间。湖光潋滟、绿荫红墙,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交相辉映,成为开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设和装备了大型卫星接收设备、“神威”百亿次巨型计算机、可容纳千余名学员上机的计算中心、GPS训练场和战术训练场等教学科研设施和场地,建成了高速光纤校园网和远程教学系统,网络终端覆盖到教学楼、实验楼和学员宿舍。

全面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实施饮食保障社会化。整修学员教室、宿舍、食堂、澡堂、俱乐部,为学员宿舍安装了空调。引入超市、邮局、银行等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学员日常生活。

名校育英才、名师出高徒。学员以信大为荣耀,信大以学员为骄傲。

建校以来,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2万余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毕业学员以政治素质好、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适应工作快、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涌现出一大批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两院院士高俊、王家耀、邬江兴、杨元喜、许其凤、魏子卿、王任享、陈左宁,以及“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副总指挥沈荣骏院士、“神舟五号”飞船地面测控系统总师于志坚、国家863计划相关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郭云飞等,是毕业学员中的杰出代表。

戚文峰、张传定、范淑琴三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军队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员赵菁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学员谢康敏获首届全国青年世纪风采电视大赛金奖;学员袁佳和应定海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时代风采电视大赛“最佳活力奖”和“突出贡献奖”;学员汤卉获得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8个参赛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近年来,在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中获得12块金牌,2004年代表国家赴捷克参加了国际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取得亚太地区第一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歌:

迎着时代挑战迎着科技较量

我们在中原集合

励志学业勇于创新投身国防

励志学业勇于创新投身国防

信息在多维空间信息在无形战场

信息在前沿阵地信息在指挥心脏

信息是战斗力信息是胜利保障

信息是战斗力信息是胜利保障

面对高科技战争

面对信息化战场

我们从黄河出发

肩负使命

勇攀高峰献身国防

肩负使命

勇攀高峰献身国防

献身国防

[编辑本段]院系一览

理学院

理学院是为适应军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促进综合大学形成多学科、综合化的学科环境,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而创办的基础性学院。主要任务是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理科类专业,促进以工科为主的其他学科的迅速发展,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专业前两年、专科专业前一年半的培养任务,承担全校研究生各学科专业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拥有“应用数学”、“光学工程”、“英语”、“军事教育训练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商务英语”等8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数学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军事教育训练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等5个教学和科研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科学、梯次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员占总数的50%,拥有一批以全军优秀教师、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代表的军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学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军队级、省级科研成果多项,并产生出良好的效益。

学院地处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高新科技产业林立,环境清新优美。学院总占地面积1700余亩,计划投资8.5亿元,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校园内整体规划功能合理、分区明确、绿化环保,校园分为办公教学区、训练区、学员宿舍区、后勤保障区,各区以人工湖及绿化区分隔。学院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基础实验楼和图书馆,建有一流的数学、物理、电子、EDA、网络、语音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各类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军事体能训练场、心理行为训练场、田径运动场、篮排球运动场、游泳池等;拥有学员公寓近9万平方米,食堂2万平方米,可保障近万名学员学习和生活需要。

学院按照“质量立院,特色兴院”的办学方略,坚持以人为本,视教学质量为学院的生命,注重打牢学员的全面素质基础,努力培育“求是拓新、重行践言”的精神,旨在建设一个在军内外有影响的开放式、数字化、有特色的学院,始终以综合化的学科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为依托,努力为军队和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

信息工程学院

坐落在黄河之滨、嵩山北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的重任,是全军重点建设学院之一。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的高等理工科学院,其前身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学院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信息研究、指挥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七个专业系及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研究生专业训练中心。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军队重点学科、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研究与安全、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四年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按当地重点分数线择优录取。

学院继承和发扬了原信息工程学院50多年的优良传统,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学院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近年来,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高等级教学成果奖励,2002年以来在国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全国奖154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60项。学员谢康敏在2002年全国首届青年世纪风采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郑州建院以来,共培养各类各层次毕业生2万多人,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的栋梁之才。

学院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员队伍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42%,教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9%,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现有博士生导师47名,硕士生导师147名。数十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国家和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全军及河南省优秀教师,6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67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学院还从院外聘请了18名两院院士为兼职教授。

学院科研环境优良,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设有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走出了新路。继20世纪90年代学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交换系统问世以来,又在分组交换、信息安全、3G技术和路由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百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军队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2001~2004年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了学院科研新辉煌。

测绘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是一所为我军作战指挥、军事训练和科学研究培养高、中级军事测绘人才的高等工程专业技术院校,前身为有60多年建院历史的解放军测绘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学院现有测量与导航工程系、遥感信息工程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作战环境与仿真工程系、测量工程与装备系、测控技术与管理系、联合办学地方生系等七个系和测绘工程研究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军队重点学科、4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260余人,其中正高职人员47人,副高职人员8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0余人。特别是有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高俊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和许其凤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钱曾波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有设备先进的教育技术中心、人造卫星观测站、GPS实验场、天文台、遥感卫星地面站、遥感图像处理中心、空间信息数据处理中心等教学设施。校园网实现了全院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教学。近年来,学院积极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近500余项,有120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院教学科研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院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军最早对外学术交流的院校之一。先后接待了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俄罗斯、罗马尼亚、法国、朝鲜等国的军事测绘代表团和著名专家、学者的访问、讲学,每年选派专家、学者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学术氛围浓厚,校园环境幽雅,是全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总参“人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军甲级卫生单位”。

电子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信息安全技术为主的理工军结合、指挥与技术结合的多学科高等院校。前身为有50多年历史的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学院现有指挥管理系、信息研究系、信息安全系、信息装备工程系4个系和1个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拥有河南省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电子商务工程研究中心。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研究与安全、电子工程等四个四年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按当地重点分数线择优录取。

学院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密码学、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优势。学院注重更新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学生自主科研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多次在国际、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英语竞赛、信息安全竞赛中获一等奖,先后有2名学员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员队伍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4%,拥有一批具有深厚基础理论和较高学术造诣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7名,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名教师被评军队优秀教师,32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军队“863”、“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教学、科研一、二、三等奖百余项。

学院教学、科研、生活设施完善。建有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综合实验中心、军体馆、标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野外综合训练场、综合服务楼等服务保障设施。社会化保障服务功能齐全,生活便利,园区网开通全院,校园宽阔整洁,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总参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全军文明卫生军营”、“园林式营院”、“花园式单位”。

[编辑本段]科研学术与成果

学校加强与总部机关、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项目来源渠道,承担各类项目数量、经费、规模层次大幅度提高,支撑了学科、教研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环境建设。

大学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军队和地方各类科技进步奖183项。加强科研成果向战斗力、生产力转化的力度,多次组织参加“深圳国际高薪技术交易会”、“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等,展示了大学最新成果,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一批成果受到军内外单位的青睐,在军队和地方得到了推广应用,提高了科研综合效益。

信息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获奖一览表

奖项等级数量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

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6

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9

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1

军队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一等奖40

军队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二等奖135

军队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三等奖213

[编辑本段]名师托名校

高俊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图学学会(ICA)地图概念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军指挥自动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外知名的地图专家,历任测绘学院副院长、院长。主要从事地图学识、地图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地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地形作战环境仿真等研究。执教40多年来,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培养和教育了一大批地图学及军事测绘高级人才。

王家耀院士: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地图制图自动化与一体化的理论与技术、数字地图图像的分析与识别、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主持研制了20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和三等奖6项、首届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优秀产品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首届总参“人梯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3此荣立三等功。曾出版专著8本,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邬江兴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少将军衔。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中容量程控交换机、超大容量的光纤直连复制式数字交换网络、我国第一个实用化最大综合N-ISDN系统、国内首台实用化的分布式移动交换机、我国第一套使用智能网系统。其提出的基于IP的、多协议栈虚拟移动平台体系架构,为实现C3G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高性能程控数字交换机”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编辑本段]军人学员本科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Catalogue类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工学(信息技术类)

网络工程Network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密码学与工程CryptographyandEngineering工学(电子电气类)

自动化Automation工学(电子电气类)

无线电工程RadioEngineering工学(电子电气类)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电子工程ElectronicEngineering工学(电子电气类)

信息工程Inform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作战测绘保障OperationalSurveyingandMappingGuarantee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SurveyingandControlTechonologyandEquipment工学(仪器仪表类)

指挥自动化工程CommandAutom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测量工程SurveyingEngineering工学(测绘类)

摄影测量与遥感PhotographicSurveyingandRemoteSensing工学(测绘类)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Cartographyand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工学(测绘类)

仿真工程Simul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导航工程Navig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航天测控工程SpaceSurveyingandControlEngineering工学(航空航天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工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信息工程InformationEngineering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指挥自动化工程CommandAutomationEngineering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应用数学AppliedMathematics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应用物理AppliedPhysics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地方学员本科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Catalogue类别

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方向)InformationSecurity工学(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工学(信息技术类)

网络工程Network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自动化Automation工学(电子电气类)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Engineering工学(信息技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工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军事学(陆军指挥类)

更多具体的专业目录还请到http://zhaosheng.plaieu.edu.cn/(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

在哪一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1954年下半年,东北军区测绘学校已由沈阳迁至北京,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从测绘院校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分配到测量队,同时,由军区调来几个整连的年轻战士,参加大地测量作业,因而促使大地测量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人数达到三四千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