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乡村本土化大专学校(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

时间:

乡村本土化大专学校(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乡村本土化大专学校的一些知识点,和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
  2. 乡村医生专科学历本土化培养单招考试要考语数英吗
  3. 如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4. 湖南省2020年乡村医生本土化培训要本人去吗
  5. 岳阳大专有哪些学校

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

答: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关于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卫扶贫发〔2021〕6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湘发〔2021〕10号)、《关于开展乡村医生专科学历本土化培养的通知》2021年之前的湘潭和部分地区已经开始,

自2022年起至2026年连续5年,每年定向培养大专层次乡村医生50-100名(根据各地上报当年培养计划数确定培养规模)累计培养300-500名,培养学校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等。通过5年时间,培养一批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充实乡村医生队伍,解决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现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水平。

乡村医生专科学历本土化培养单招考试要考语数英吗

考。单招考试都是考语文、数学、英语和职业技能考试。不同省份、单招学校考试内容略有不一样。有些省份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些省份考面试。

如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一、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2015年在滇东北Y县农村调研,

当笔者向村民询问“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该村教育质量是否有所提升”时居然得到这样的回答:“我们村已经有两年没有出现过高中生了,早些年村子里可是年年都有学生考上高中呢!

”通过进一步的访谈,该村每年大致有100名学生在中学读书,参加中学升学考试的有30名左右。经过多个村落调查得知,近10年来Y

县在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之下,乡村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快速的提升和发展,反而越显萎缩之势。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提出和推行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5年5

月,国家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案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且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家领导之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于《义务教育法》中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同年,《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地方政府对经济有困难的地方,应酌情予以补助”。1993

年2月,国家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20世纪90

年代我国教育的奋斗目标。随后实施纲要把这一目标细化为“到200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即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全国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1994

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下召开,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双八五”目标和三片地区“三步走”的实施办法,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2003

年9

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的主持下成功召开,会上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6

年6

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

这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由于国家倾力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2006年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Y

县开始在各乡镇和农村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取消升学考试,随之原有的学费也一并取消。截至2015年,Y

县进入义务教育整整十年,然而义务教育的推行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求学的机会,但是村民对其所产生的效果极其不满。由于地方政府秉持“衡量西部农村教育现状的最有用的指标为小学毕业率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率”这一观念,许多行政组织和教育部门把农村学生九年义务完成比例当做第一要务来抓,他们更注重的是农村的每个孩子顺利的读完初中,至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乃次要问题。

现今村中许多父母都有外出务工的经历,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常以教训的口吻向家中的子女讲道:“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只能出门务工,留在家中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种地还不能养活自己。”村民希望孩子在校努力学习考取大学,然而对许多父母来说家中孩子考上高中都是一件奢望的事。雄村50

岁的李华老伯向我们倾诉:“现在乡村教学质量真差,今年5

月份(农历)我们村30多名学生参加中考,居然没一个考上高中。去年倒是有两个孩子考上,但那只是镇里的高中,大家都知道那是最差的那种,

就算这样那也是不错的了,至少孩子在读书方面还多少有些希望。在我们农村没有什么经济出路,读书便成为村民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了。我记得10

年前,每年中考村里都会出现几名高中生,有一年村里一个孩子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一直到现在许多父母都会拿这件事教训家中成绩糟糕的孩子。”升学比例低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下村民最大的难题,随着教育在村民意识中地位的愈加凸显,中考成为许多农村父母的心病。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高中以便将来读大学,然而初中学历却成为乡村90%以上年青一代村民的最高学历。父母往往把自己希望但又没有实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对于村民来说,在城市居住、有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愿望,他们会把愿望寄托到子女的身上。孩子中考失败,他们会为其寻求另一种学习方式。从金村一村干部处得知,

前些年村中孩子没考上高中,由于年龄太小担心外出务工会变坏,并且父母仍希望孩子跳出“农门”跃进“龙门”,因此很多父母送孩子去读三年制中专,所选专业多样,如制药、体育、护士、电焊等。许多父母认为三年之后孩子将出人头地、为家庭争光,然而当他们毕业后没有丝毫的专业技能,

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技能相隔甚远,

技能缺失和文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金村张福云讲道:“家里儿子中考失败后,我送他去读中专,选的是电子维修这方面的,希望以后他有一技之长。哪知道三年毕业后,他去浙江温州鞋厂做鞋子。我算是明白了,这三年为了供他读书我花了好几万元,最大的收获除了孩子年龄变大可以放心让他在外务工,其它的一无所得。”这种现象在Y

县的诸多村落比比皆是。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村信息在熟人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惊人的,每个村民同时处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他在这些社会网络里最大的区别是自己所处结点与网络建构人关系远近有所差异,即在社会关系中与不同角色亲密程度不等同,但是他们视彼此为熟人。当村民孩子读完大专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想的结果后,这一消息会迅速的在村中流传甚至传往村外。道村是中专生最多的村落,然而在村民看来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因为毕业后他们全部外出务工,所从事的工作就连没有读过中专的村民都会。于是村民认为读中专对孩子根本没什么用,因此形成了Y

县现在的“中专无用论”之说。

年长村民由于在外务工的生活经历,他们常会教导村中的晚辈在大城市中薪水较高、工作轻松、受人尊敬的往往都是读书较多、知识较高的人。因此,村中长辈渴望孩子学习优秀,但总是事与愿违,他们希望通过读中专这一方式实现孩子生命的转折,然而最终得出“中专无用论”这一结论。他们的知识和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了在这方面了解的程度,村民更相信通过经验而得出的结果,五年制大专对他们来说属于不靠谱的事。最后他们仍只有把希望寄托到中考,他们认为学习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只有读了高中考上大学才是读书最成功的模式。然而,这一模式离他们已渐行渐远,许多村落好几年没出一名大学生了。许多村民讲道:“农村教学质量的持续下滑与义务教育密切相关”。农村教育质量下滑原因何在,是否是义务教育执行后产生的新问题,下文将进行探究。

二、农村教育困境成因探析

现代化潮流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被日益边缘化,农村教育落后沦为普遍现象。许多政府把发达地区较为成功的教育方法模式化,把其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置入到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脱离具体生境而制定出来的教育制度、社会规范,致使“农村学校持续萎缩,农村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使农村教育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3]因此,乡村教育困境的成因探究对农村教育振兴尤为重要,文章根据田野调查实况,从政府政策、村民、学校三个维度对乡村教育困境缘由进行剖析。

1.教育法规的一刀切和僵硬化

在金村与52岁的村主任李文斗聊天时,当问他:“现今的义务教育与过去的自费教育,你比较偏爱哪一种?

”李主任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地叹道:“抛开国家的教育补助不谈,我还是比较倾向过去的自费教育,这并不是说村民对国家教育补助无动于衷,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

2006年,Y县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开始减免学生学杂费,在当时一名小学生每年报名费在80—100元之间,初中生每年则200—300

元。这对家中孩子颇多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当时许多村民对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赞不绝口。有的村民在聊天时激动地说道:“义务教育解决了我们经济上的难题,就以咱们农村孩子的勤奋劲,每年考上几个大学生不是什么难题。”为了使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不但免了学生的学杂费,每个月还为他们发放150

元至300元的生活补助费。教育的巨大投入使政府承受了一定的财政负担,因此与之相随的是政府开始对以往的教育法规进行调整,其中对Y

县村民影响最大的一条是:不允许九年义务教育内的学生复读补习。当村民听到这一消息后,纷纷表示难以接受。道村的李忠民回忆道:“听到这一消息,

村民都认为这不是断了村里的教育路子嘛,自费教育时村中的许多孩子每到升学考试时都会考出优异的成绩,但好多都是补习生,有的甚至补习了两三次。如果不允许学生补习那许多孩子不就失去了升学的希望。”

例1:2004年,Y

县雄村小学六(一)班在小升初考试中获得全镇第二名的成绩,雄村是一偏远落后的小村落,能够获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从该班的班主任曹老师处得知,当年班上共有45

名学生,补习生有26名。成功升学的有34名,其中补习生占了25名,有7

名同学已读过三个六年级。与六(一)班不同的是六(二)班遭遇升学滑铁卢,该班共有42名同学,皆属应届生,仅有7

名同学成功升学,其中有两名同学的总分仅超过录取分数线一分。对此现象该班老师虽然颇感失望,

但也觉得纯属正常,学生父母对于孩子考试的失败虽然不满,但也不会太过沮丧,他们给出的回答是:“今年考不起无所谓嘛,继续再读,直到考上为止”。

对村民来说补习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由于农村特殊的生境和经济条件,使许多孩子学习成绩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父母采取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补习,在他们观念里多读两年成绩总会上升。有的孩子由于成绩实在太差,在一年级就开始补习。

例2:李安华,男,27

岁,竹村人,在安龙镇当中学老师。据其回忆,五岁时开始读小学一年级,那个年代当地政府没有规定孩子上学年龄,由于离校较远且没有上过学前班。每天早上六点半他必须起床,步行一小时到校参加晨读,由于实在太累加之年龄太小,常常刚到学校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夏季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排在班上最末尾,父亲见其基础太差,于是再让他重读一年级,期末考试时其成绩排在中间靠后。1995

年秋季,在母亲的允许下七岁的他与村中的孩子到学校领取了二年级的课本。然而在他回家的路上恰好遇到赶来的父亲,父亲拿回了他手里的书,并奔向了学校。父亲回家后,手里拿的课本居然还是一年的,这让李安华很气愤,然而由于成绩太差只能顺从父亲的意愿。于是他成了村里为数不多连续读了三个一年级的孩子,家中长辈给他取了“一年级万万岁”的绰号时常取笑他。第二年夏季考试他成为班上第一名。而今的他感叹道:“多亏我爸当时让我复读,之后我的学习一路顺畅,并成功地考取了师范学校,对农村孩子来说复读真的是太重要了。”

据调查得知,在Y

县农村地区,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90%的人都有复读过得经历,有的是复读过小学,有的复读过初中,复读高中的也不在少数。复读已成为村民的一种常态,许多乡村主体甚至把复读内化为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行为方式。Y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几乎年年当选。作为贫困县的乡村社会主体,教育成为改变村民生境最好的途径,复读是村民对具体乡村教育生境作出调适和整合的最好方式,已成为村民固有的生活方式之一。当政府取消复读这一规范后,对村民的冲击可想而知,对他们来说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成为泡沫,阶层上升渠道被收缩。当地政府认为复读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在义务教育体制之下每多一名学生复读就会相应增加财政负担。有村民甚至向政府反映,凡是复读产生的费用均由家庭独自承担,政府否定这一提议,他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费用不应当由家庭承担。复读制度取消后即使学生成绩再差也能顺利的升学,直接的结果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基础太差,致使中考失败,由于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内,中考失败后将再没有补习的机会。这一教育制度在今天的Y

县仍被执行,并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

从2008年开始,Y

县倡导教育改革,鼓励教学新模式。教育部门要求老师与以往“传统的、枯燥的、僵硬的”教学方式决裂。为了推进乡村义务教育城市化,当地政府组织一批教育工作者到发达城市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这批人回来后被派往各乡镇推行这一套教育方法。教育部门甚至要求乡村教师到县里进行培训,把教学方式是否现代化列为年终考核之一。发达地区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充裕的经济物质和灵活多变的思想基础上,是在丰厚资源累积下的教育本土化。当这种在他者之处所谓的优秀教育被生硬移植到另一完全相异的生境中时,这种优秀教育最凸显的表象是与当地环境的“水土不服”。外来教育全盘和不加选择的引入,使Y

县农村教育陷入困境。在乡村课堂上常会发现外来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的存在,

两者之间不但没有实现共生共存,反而处处彰显矛盾,这进一步使乡村教育陷入困顿之境。

2.乡村经济的窘迫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原先被国家占领并管制的社会空间被文化和市场力量所充斥。新兴的市场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迅速占领了农村的生活空间。消费主义的盛行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需求,传统的务农生计方式于市场经济中尽显劣势。农民有了强大的需求,但没有实现这些需求的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Y

县农村最先外出务工的是怀抱理想的年轻人和升学无望刚走出校门的中学生。他们希望在务工期间找到使自己致富的机会,

以此改变本已定性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也是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时期儿女年龄稍大且已上学的村民(主要指30—45

岁)基本留在村中,在他们的意识中子女的成长胜过对经济的追求。正如道村吴老伯所言:“只要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出息的未来,做父母的宁愿降低自己生活需求也要留在他们身边。”差序格局体系使乡村物质化的同时也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家庭观念。然而,义务教育的实行使这一常规被打破。

与义务教育相伴随而来的是复读制度的取消,义务教育制度之下乡村教育让村民失望透顶,许多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往县城甚至市里接受教育。之前为了孩子留在村里的村民,由于城市求学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他们离开家乡踏入城市或工厂。Y

县农村一个家庭两三个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调查期间雄村一姓杨的家庭有七个孩子,老大25岁,老七8

岁。许多家庭会把成绩好的孩子送往城市读书,而成绩差的留在乡村,家庭教育成为农村家庭最大的开支。为了增加收入许多夫妇共同外出务工,

于是就出现了老人在地里、孩子在学校、父母在务工的乡村局面。传统的家庭格局已遭受析分,其在社会中传统的功能已遭到破坏,

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就是最凸显的表现。在Y县农村盛传着一句话:“黄金条条儿出好人”。黄金条条形似柳枝条,又长又细且韧性十足。刘村54

岁的刘老伯说:“农村孩子可调皮了,

不加管教准没出息,甚至可能长大后违法乱纪。最好的管教方式就是打,而黄金条条是最好的责罚工具,伤皮不伤骨啊,而且打下去非常疼,这不我家几个孩子小时候就没少挨打,现在个个都是正派人。”乡村社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师,然而近些年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致使孩子缺乏引导,长期处于一种放养式的状态。许多孩子因为贪玩荒废学业,有的甚至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嗜好,如抽烟、喝酒、赌博等。家庭教育缺失和乡村经济窘困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困境因素之一。

3.学校拆并严重和教师资源缺乏

自2006年以来,农村生源持续不断地减少,主要原因是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下Y

县乡村教育水平长期处于下滑状态。在村民看来,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学生的分数和每年中考学校的升学率。至于职业技术学校,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村民对其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去这种学校不叫读书而是混日子。乡村教学质量的缺失,许多父母选择让孩子转学。流入县、市的学生最多,其次部分学生跟随父母到务工的地方学习。学生减少使原来设置的许多学校处于闲置状态,在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许多乡村已有的教学硬件被拆除,各处地方较少的生源合并到学生较多的学校。调查期间,雄村杨支书向我讲到:“近些年来,

李村生源不断地减少,上次我去县里开学,教育部门打算把李村的学生合并到雄村学校,真苦了那些孩子,住校条件太差,不住校离家又太远。”

学校拆并给村中孩子求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以前离校较近的孩子由于学校被拆,他们上课期间每天必须早起并走长时间的路程。对许多孩子来说求学是如此的艰辛,

他们丝毫感觉不到读书的乐趣,读书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项任务。例3:阳军,男,13

岁,小学五年级,金村龙塘人。他从一年级就开始在村中心小学上学,每天六点半起床,与龙塘组的其他孩子步行一个小时参加学校晨读。冬天时,天还没亮他们只能用手电筒照亮前行,由于早上起得太早且长时间的步行,上课期间经常打瞌睡,

因此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很差。2013年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家,

想让儿子补习三年级,但是多方走动仍无果,学校和教育处的回应是政府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是不予许留级的。虽然明知孩子成绩差但仍无能为力。阳军经常向别人讲述:“其实我觉得读书太没意思了,特别辛苦且从中我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如果不是爸妈让我必须读完初中我早就不想读了,每天早起还要步行一个小时,常被雨淋,到学校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睡一觉,谁有心情读书啊!

”在阳军看来,读书最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慢慢成长,另外一方面多认识几个字。他讲到:“村里不是经常说多认识几个字,出去打工更方便些嘛”。

村中教育质量下滑还与师资队伍有极大的关系,九年义务实施前,教育部门对学生成绩的好坏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所以平时老师在教育方面抓的特别狠。雄村有一吴老师曾是村里出了名的好老师,那些年别的老师在吃饭而他还在教室里督促着学生学习,每年期末考试他教的班级的学生都排在镇里前三名,

县里的许多学校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后,Y

县取消了教育奖惩制度,随之升学考试也一并撤销。以往乡村老师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在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会得到村民极大的尊重,每年期末也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奖金。然而如今在乡村的老师一心想着调往城市,教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他们只是把规定的事情做完,结果如何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近年来乡村教师流失严重,有的村落教师严重不足,只能聘请代课教师。据林村小学五年级学生林波所言:“今年学校请了一女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这位老师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回家没事儿做才来给我们上课,课堂上大多时间都是在讲她打工的经历。”这一现象乡村社会普遍存在。在Y

县最出名的教师是安塘乡和坝草镇这两个乡镇,安塘乡的老师全县称为麻将老师,而后者则被称为天麻老师。通过调查资料可看出,乡村义务教育早已身处困境,已到亟需改善的处境,而可行的措施与合理的建议对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引导性的作用。

三、改善乡村义务教育的应对措施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因此促进乡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农村教育因地制宜,不仅是农村社会主体的需求,也是国家现代化、和谐化和教育公平化的要求。针对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如下建议:

1.强化政府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在乡村义务教育中,各级政府仍把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比例放在首要位置,

从而忽视了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致使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乡村教育愈加边缘化。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当承担起发展乡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教育竞争机制,使乡村义务教育合理发展。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教育法规需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

社会规范是社会主体使用文化与生境长期调适和整合的结果,

它是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的汇合。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以全局为出发点从上往下而推行的政策,当这一制度到乡土社会后,应根据乡村原有的教育模式实现两者的结合。本土教育模式与义务教育应互为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乡土教育的革新。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先进教育模式可根据乡村具体情况进行借鉴,

但切忌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往往是好心办坏事。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保护。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能力的开发者,教师永远是教育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是Y

县农村最为紧要的事务,

教师专业技能不够硬怎能教好学生。对乡村教师政府应该加强经济补贴和精神鼓励,争取好教师能够在乡村扎根,而不是时刻想着逃离农村、居住城市。着力培养乡村教师方可避免体育老师教语文、社会与生活老师教数学的乡村教育困境,良好的教师资源是发展乡村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与此同时,对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的保护和使用,对于闲置的物资和剩余的财产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而进行集中运用,使学校教育在乡土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扩宽农民收入来源

经济建设是乡土社会建设的根本,是推动其它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减轻村民的经济压力,

实行全民教育。乡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具体表现为:经济的良好发展→推动农村教育→培养乡土人才→支援乡村建设→促进经济良好发展。因此,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应被视为解决农村教育困境的长久之计和根本之策。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作物,为村民打造生产、制作、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同时加强乡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打造经营合理、科学管理且具市场前瞻性和预见性的乡村经济模式。另外,乡村经济的发展可避免村民长期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农村家庭的完整性,

这弥补了家庭教育缺失的遗憾,促使乡村教育本土化与现代化的成功结合和发展。综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现代化潮流下国家推行的惠民政策和兴国之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农村复杂多变的形式和经济发展状况,使乡村义务教育一度陷入困境,

如Y

县各乡村现今所面临的状况。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应根据生境而对相应的社会规范和制度进行调适。须知,一切制度的形式是人在一定的环境之内造下的、不变的并不是它的形式,而是人用它来满足的根本需要,

和满足时的效力原则。同理,在义务教育政策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应根据乡村生境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预计中的效力。

湖南省2020年乡村医生本土化培训要本人去吗

需要本人去。

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的对象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年龄30岁以下;

2、取得初级或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含中师)、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3、户籍所在地行政村户籍人口在1000人以上,且目前未设村卫生室但有必要设置卫生室,或本村乡村医生年龄已在65周岁以上;

4、志愿扎根本人户籍所在地行政村卫生室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

本土化培养学制3年,实行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其中理论学习2年,临床实习1年。学员入学前签订服务协议,毕业后考试合格者要回所在行政村工作。

岳阳大专有哪些学校

院校专业: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综合类公办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http://zsjy.yvtc.edu.cnhttp://www.yvtc.edu.cn/

官方地址:湖南岳阳市

官方电话:0730-8677333,0730-8677346

电子邮箱:yyzyzsb@163.com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岳阳市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进行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由原岳阳卫校、岳阳农校、岳阳机电学校和岳阳职工高专四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学院已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南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双十强”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院校”(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并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质,办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职教育先进行列。学院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校园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9亿元(原值),开设有护理学院、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贸物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培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办高职专业28个。学院拥有农科中心、附属医院(岳阳爱康医院)、国泰阳光颐养院(老年护理实训中心)3个二级法人单位,高职教育、老年护理、畜牧兽医、应用技术、张谷英民俗文化、岳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等6个研究所(院)。全院教职工800多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232人,博士、硕士257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2%),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自2003年建院以来,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以致用”为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经世致用、质量至上、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校联动、企业融入”的办学模式,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和“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教学链深度融入服务链,校企一体办学、工学结合育人,已先后培养了各类高技术技能人才8万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2016-2021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专业连续4年荣获一等奖、2年荣获二等奖,应用软件专业2年荣获一等奖、3年荣获二等奖,临床医学专业荣获2018年一等奖和2019年一、二、三等奖。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青春健康舞台剧大赛,我院代表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随着办学影响的扩大,近年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岳阳日报,湖南经视、岳阳电视台和人民网、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院的发展成就与办学经验。近年来,学院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2021年度湖南省最受考生青睐的高职院校”等3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已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游乐设施产业联盟唯一的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第一家大型游乐设施检测人员考证与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农民工培训基地、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湖南省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20多个培训基地,是“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护理生产性实训基地”“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17—2018学年度全省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优秀培养学校”、2018年、2019年“湖南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集训基地”和湖南省护理专业技能抽查考核的唯一主考院校。为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发展品牌,学院立足办学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健康农业服务、健康信息服务等6大专业群,重点建设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3大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健康服务为主线、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发展助推器。2014年,健康服务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018年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3大重点专业群入选湖南省高职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2019年,护理(母婴护理方向)教学团队立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助产人才培养和基层妇幼保健协作联盟,联合国内34所高职高专院校、12家医院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助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先后入选2019年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发展,注重人本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当前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其他信息:

岳阳有三所专科学校,分别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4143013038湖南省岳阳市专科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4143013045湖南省岳阳市专科湖南民族职业学院4143013804湖南省岳阳市专科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进行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由原岳阳卫校、岳阳农校、岳阳机电学校和岳阳职工高专四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学院在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成功立项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2018年成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办学综合实力位居湖南高职教育先进行列。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石化职院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洞庭湖畔长江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京珠高速、杭瑞高速、京深高铁、京广铁路、随岳高速、岳常高速、岳临高速、107国道等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学院是全国三所之一、中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类高职院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原岳阳师范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省级示范学校。是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有资格招收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并颁发教师资格证和幼师资格证的院校。最早为1901年美国传教士海维里夫妇创办的贞信女子学校,至今已有116年的办学历史。

关于乡村本土化大专学校,湖南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政策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