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拓展活动的安全措施在应对特殊天气时需结合气象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及行业规范,以下从不同天气类型及管理机制进行综合说明:
一、极端高温天气应对
1. 调整活动时间
根据《高温天气劳动保护》规定,日最高气温达37℃时,暂停12:00-16:00时段户外活动;达40℃时全面停止露天作业。
拓展活动中需缩短连续训练时间,增加轮换休息频次,避免学员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2. 防暑降温措施
提供足量防暑饮料(如盐水、绿豆汤),配备急救药品(藿香正气水等)。
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不适宜高温活动的学员提前筛查,调整其参与项目。
3. 津贴与防护
高温津贴需按标准发放(如室外作业37℃以上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不得以饮料替代。
二、暴雨及洪涝应对
1. 预警响应
遇暴雨红色预警时,立即停止所有户外拓展活动,关闭山区景区,疏散游客至安全区域。
在建工地停工,转移低洼地区学员,避免涉水行车或停留。
2. 场地管理
检查拓展设施稳定性,加固临时搭建物,防止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提前规划室内备用场地,确保暴雨期间可转移活动内容。
三、大风及沙尘天气应对
1. 活动限制
当阵风达8-9级时,中小学、培训机构需停止户外活动;山区阵风10级以上时,全面禁止高空项目(如攀岩、索道)。
加固户外广告牌、帐篷等设施,避免高空坠物风险。
2. 应急避险
学员需远离高楼间狭管效应区域,避免在临时建筑下停留。
若遇沙尘天气,提供防护口罩,暂停露天餐饮及长时间户外项目。
四、寒潮与低温天气应对
1. 防冻措施
检查供暖设备,确保室内活动场所温度达标;户外项目为学员配备防寒衣物及暖贴。
暂停水上项目(如皮划艇),防止失温风险。
2. 设施维护
提前清理拓展器材积雪结冰,设置防滑警示标志。
对电路、燃气设备加强巡检,预防火灾。
五、综合管理机制
1. 预警与响应体系
采用“631”递进式预警(提前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确保信息直达负责人。
结合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实时预警,动态调整活动计划。
2. 安全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急救、疏散演练,提升教练及学员的应急能力。
教练需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能,并熟悉场地逃生路线。
3. 设备与场地管理
遵循“备份原则”和“复查原则”,确保绳索、护具等器材双重保险,每次使用前检查。
高风险项目(如高空断桥)配备双教练监护,实时监控学员状态。
六、法律与政策依据
根据《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红色预警期间企事业单位需执行“非必要不到岗”。
大风黄色预警时,文旅部门需关停大型游乐设施,山区景区闭园。
总结:北京拓展活动的特殊天气应对需以预警为纲,结合行业规范细化执行,通过“预防为主、防护结合”的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参与者的安全。活动组织方应密切关注气象动态,灵活调整方案,并强化与应急、消防等部门的联动响应。
猜你喜欢:北京冬季团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