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期准备与场所选择
1. 选择合规温泉场所
优先选择设施完善、资质合规的温泉度假村,确保场所具备安全警示标识、防滑措施、救生员配备等基础安全条件。
考察场所的交通便利性、环境卫生及水质检测报告(如温泉水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 健康筛查与风险告知
提前统计参与者健康状况,明确高血压、心脏病、皮肤病患者等不宜泡温泉的人群,并建议其遵医嘱。
向全员发放《安全须知》,强调空腹、酒后、饭后1小时内避免泡温泉等禁忌。
二、活动现场安全管理
1. 温泉水域安全管控
控制单次浸泡时间(建议15-20分钟),避免因长时间浸泡导致胸闷、头晕等不适。
设置水温标识,引导参与者从低温池逐渐适应高温池,避免烫伤。
提醒摘除金属饰品,防止硫化物腐蚀;建议佩戴防水袋保管贵重物品。
2. 环境与设施保障
确保温泉区地面防滑处理,配备扶手、救生圈等设备,安排专人巡查。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休息区,预防脱水或中暑。
3. 团队协作与分组管理
采用分组制(每组4-6人),指定安全员监督组员行为,避免单独行动。
结合团队活动(如寻宝游戏、接力赛)时,提前规划安全动线,避开高危区域。
三、应急预案与物资准备
1. 制定应急预案
明确火灾、溺水、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与温泉场所联动演练疏散路线。
配备急救包(含止血贴、消毒液、氧气瓶等),与就近医院建立应急通道。
2. 人员培训
组织安全培训,普及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技能,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应急响应方法。
提前告知参与者紧急出口位置和求救信号(如哨声、对讲机暗号)。
四、健康管理与后续跟进
1. 健康防护措施
提醒皮肤干燥者泡后涂抹润肤乳,强酸性温泉需冲洗残留矿物质。
提供防晒用品、防寒衣物等,适应不同天气条件。
2. 活动后反馈与改进
收集参与者的安全建议,评估活动风险点,优化未来方案。
确保温泉团建安全需综合场所合规性、健康管理、现场管控、应急响应四大维度。通过严格的前期筛查、科学的流程设计及充分的物资准备,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提升团队体验。
猜你喜欢:企业家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