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蓝玛拓展官方信息及案例分析,其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主要围绕活动目标、参与人数和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以下是具体的时间安排策略及典型案例
一、整体时间规划原则
1. 活动时长
通常控制在1-3天之间,既能保证活动深度,又避免参与者疲劳。例如:
1天活动:适用于基础团队协作或执行力提升目标,如金融公司的沟通与执行力训练。
2-3天活动:适合需要深度协作或创新能力培养的团队,如科技公司的两天户外拓展与创新讨论。
2. 时段选择
优先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避开工作高峰期以提高参与度。
每日活动时段分为上午(体能/协作项目)和下午(策略/总结环节),确保节奏紧凑。
二、分阶段时间安排
1. 前期准备阶段(1-2周)
蓝玛团队会与企业详细沟通需求,制定包含时间、地点、内容的活动计划,并预留调整空间以应对天气或突发情况。
2. 活动执行阶段
上午:以高强度的体能或协作项目为主,例如:
户外拓展(如信任背摔、高空断桥);
军事化训练(队列训练、体能挑战)。
下午:侧重策略性任务或总结,如:
模拟战斗场景、盲人方阵等需要沟通与领导力的项目;
团队讨论与案例分析,促进经验共享。
休息安排:每1-2小时活动后安排10-15分钟休息,避免疲劳。
3. 后期总结阶段(1-2天)
活动结束后组织参与者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优化后续方案。
三、典型案例时间表
案例1:某科技公司2天团建
第一天
上午:香山徒步(2小时)+ 团队任务(如景点打卡)。
下午:慕田峪长城挑战(4小时)结合团队接力赛。
第二天
上午:创新工作坊(头脑风暴)。
下午:总结分享与改进建议。
案例2:1天军事化团建
8:00集合,上午进行队列训练与生死电网任务;
下午开展战术演练与盲人方阵,17:00闭营总结。
四、灵活性调整策略
蓝玛会根据天气、交通、参与者反馈动态调整时间。例如:
遇恶劣天气时,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协作项目;
若参与者反馈疲劳,缩短高强度环节并增加休息。
五、注意事项
连贯性:确保各环节时间衔接流畅,避免碎片化;
个性化:针对不同团队需求(如新员工培训、高管领导力提升)调整时长与内容。
通过以上安排,蓝玛拓展在保障活动效果的兼顾参与者的体验与安全。企业可根据自身目标选择1-3天的标准化方案或定制专属计划,具体可参考其官网案例或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北京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