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耿丹学院2025年工创赛参赛项目
背景:耿丹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团队参加了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工创赛)。该赛事由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是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
项目内容:
太阳能电动车与温差电动车设计:两队学生通过优化能源转换效率与热力学设计,实现了车辆的动力创新,最终温差电动车赛队以北京市排名11和13的成绩入围决赛。
智能物流搬运系统:结合自动化控制与机械结构设计,完成物流场景中的智能搬运任务。
工程文化竞赛:以机械工程与人文融合的视角设计作品,最终获得北京市第一名。
产学研结合特点:
校企合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与企业合作调试设备,例如赵建琴和许慧印老师团队与行业专家联合优化设计方案。
实践导向:赛事要求现场命题、设计、制造与调试,模拟真实工程场景,强化技术落地能力。
成果转化:参赛作品如温差电动车技术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物流搬运系统与工业自动化需求直接相关。
2. 工创赛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赛事目标:通过竞赛推动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对接,例如太阳能电动车项目与新能源行业合作,智能物流搬运系统与智能制造企业需求契合。
行业反馈:耿丹学院团队在决赛中展现的技术创新能力赢得了在场企业代表的关注,部分项目已进入校企联合研发阶段。
耿丹学院的工创赛案例是北京地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典型代表,体现了高校通过竞赛平台将学术研究、工程实践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模式。如需更多案例细节,可参考[网页29]。
猜你喜欢:北京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