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明确模拟考试的目的与重要性
1. 熟悉考试流程
各校线上考试系统操作复杂(如双机位架设、人脸识别、试卷展示等),模拟考试可帮生提前演练全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考试失败。例如:
中央美术学院要求考生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设备摆放、试卷封装及提交流程。
中国传媒大学强调模拟考试与正式考试流程一致,需完成双机位架设和人脸验证。
2. 检测设备与环境适配性
线上考试对设备性能、网络稳定性要求严格。模拟考试可提前发现硬件问题(如摄像头像素不足、存储空间不足)或软件兼容性问题(如杀毒软件冲突),确保正式考试顺利。
二、模拟考试的具体实施步骤
1. 获取官方模拟资源
学校官方平台:关注目标院校官网或招生公众号,下载指定考试系统(如中国传媒大学使用“小艺帮”和“小艺帮助手”APP,中央美术学院使用“优艺+”和“优巡”APP)。
公共资源:北京市英语听说机考提供在线体验系统,支持考生模拟练习听说题型。
2. 设备与考场准备
设备要求:
主机和辅机均需20G以上存储空间,建议使用近两年发布的手机型号(如中央美术学院禁用折叠屏、旋转摄像头手机)。
关闭无关应用(微信、QQ等),确保网络稳定,禁用夜间模式和静音模式。
考场布置:
选择独立、安静的封闭空间,移除与考试无关物品,按图示摆放双机位(如主机侧方、辅机侧后方)。
3. 流程演练与时间管理
全流程模拟:包括登录系统、人脸识别、试卷展示、视频录制、作品提交等环节。例如,北京语言大学书法考试需模拟在线录制书写视频及邮寄作品原件的流程。
时间控制:根据各科目考试时长(如北京印刷学院素描2小时、色彩创作3小时),在模拟中练习合理分配答题与检查时间。
三、模拟考试的注意事项
1. 多次参与,覆盖不同场景
中央美术学院提供6场线上测试和3场模拟考试,建议考生至少参加1场以上,覆盖不同科目与时间段的操作。
中国传媒大学设置4场模拟考试,考生需至少参与1次以熟悉突发情况应对。
2. 技术问题排查
提前测试设备兼容性(如北京理工大学要求关闭杀毒软件、检查系统日期格式)。
模拟考试后回看录制视频,检查画面清晰度、音频是否正常,避免正式考试中出现“黑屏”“无声”等问题。
3. 心态调整与应急备案
模拟考试中可能出现网络中断、设备故障等问题,需提前准备备用设备或移动电源,并熟悉考试中断后的恢复流程。
四、模拟后的总结与优化
1. 分析模拟结果
针对答题速度、知识点漏洞进行总结(如网页8提到的“三遍复习法”:全面复习→重点突破→查漏补缺)。
2. 优化复习计划
结合模拟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如命题创作创意不足、色彩搭配问题),加强专项训练。
五、官方支持与咨询渠道
技术支持:各校提供专线电话(如北理工转7,中传媒)。
信息更新:定期查看学校官网或公众号,获取模拟考试时间调整、系统更新等通知。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模拟考试准备,考生可显著降低操作失误风险,提升应试信心与效率。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