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美术学院校考绘画类专业(如造型艺术、中国画、实验与科技等)的考试内容注重综合能力与艺术素养的考查,结合近年考试趋势与官方信息,具体内容解析如下:
一、考试科目与内容
1. 素描
考查重点:造型能力、比例结构、空间关系及细节刻画。
考题形式:
线上初试:可能涉及人物头像、静物或场景写生,如2024年造型艺术复试考题为“青年坐姿全身像”。
现场复试:要求更高精度,如2025年复试中“窗里窗外”命题需通过构图与人物动态展现叙事性。
2. 色彩
考查重点:色彩感知、调性控制、光影与质感表现。
考题形式:静物、风景或人物写生,如2024年造型艺术复试色彩考题为“女青年色彩半身像”。
3. 速写
考查重点:动态捕捉、线条流畅度与快速表达能力。
考题形式:人物动态或场景速写,如2022年考题“失重的水”要求通过动态元素表现创意。
4. 命题创作
考查重点:创意思维、主题表达与综合艺术语言运用。
典型考题:
2025年中国画考题“窗里窗外”需通过两幅作品探索空间与叙事的可能性。
2024年考题“我爱你”要求通过人物互动表达情感,强调画面完整性与主题深度。
5. 专业写生(中国画方向)
考查重点:传统笔墨技法与写意表现,如2024年中国画复试为“女青年半身像写生”。
二、考试形式与流程
1. 线上初试
设备要求:双机位监控(主机用【优艺+】APP,辅机用【优巡】APP),禁用折叠屏、平板等设备。
考试内容:初试以筛选为主,成绩仅分合格/不合格,如造型艺术初试为素描全身像。
试卷要求:用纸规格需严格符合要求,考生信息二维码粘贴于卷头。
2. 现场复试
考试时长:3小时/科目,按百分制评分,如建筑学复试考查“美术鉴赏与写作”。
禁止事项:禁用油画颜料、数字模板模具、外接电源设备。
三、评分标准
1. 造型能力:比例、结构、空间关系的准确性。
2. 色彩感知:色调协调性、色彩表现力与氛围营造。
3. 创意思维:主题的独特性与艺术语言的创新性,如“气候时钟”考题需结合生态议题设计。
4. 画面效果:构图完整性、视觉冲击力与细节处理。
四、备考策略
1. 基础训练
强化素描、速写基本功,注重人体结构与动态练习。
色彩训练可结合静物与场景,培养调色与氛围把控能力。
2. 创作思维拓展
关注社会热点与传统文化,如2025年“设计未来”考题要求结合新兴产业设计。
积累素材库,通过小构图训练快速构思能力。
3. 模拟考试与流程熟悉
参加线上模拟考试,熟悉双机位操作与时间管理。
研究历年考题,如2024年“分身之境”要求虚实结合的画面表达。
4. 工具与材料准备
提前测试绘画工具(如炭笔、水彩),避免考试时因材料问题影响发挥。
五、注意事项
考场纪律:禁止携带非考试用品(如色卡、画稿),违规行为将记入诚信档案。
文化课要求:校考合格后需达到各省普通类本科线(如中国画、造型艺术要求不低于本科线)。
通过系统备考与对考试核心要点的针对性训练,考生可提升综合艺术素养,更好地应对央美校考的多元挑战。更多历年考题与评分细则可参考官网及历年真题解析。
猜你喜欢:清美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