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21:18
合作内容:自2020年起,清华美院与佛山照明围绕工业设计展开深度合作,聚焦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等领域,将工业设计思维融入产品研发流程。例如,双方联合设计的“明悦”语音床头灯荣获2020年德国iF设计奖,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创新模式:通过整合清华美院的学术资源与企业的用户需求,共同探索市场价值洼地,推动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合作中,清华美院团队还引入奥运火炬设计经验(蒋红斌教授参与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为照明产品注入文化内涵。
合作内容:清华美院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与四川昭觉、新疆哈密等地合作,对传统刺绣技艺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李迎军教授团队提炼彝族刺绣元素,开发“阿诺诺”文化品牌,并推动产品上线网络平台众筹,实现“以销定产”。
成果转化:团队出版《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集》,设计作品登上国际时装周,同时通过“清美智想”团队组织本地手工艺人生产,带动村民增收,形成“非遗+电商+公益”的乡村振兴模式。
合作内容:自2021年起,清华美院与柯桥中国轻纺城合作开展“中国纺织时尚产业转型创新”学习项目,培养企业人才并推动产学研对接。项目涵盖数字化设计、品牌运营等课程,学员参与北京纺织企业实地调研,促进技术经验落地。
学科赋能:染织服装系李迎军、张宝华等教授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研发等技术融入教学,帮助企业突破传统生产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合作内容:2024年,清华美院与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合作,聚焦张家湾设计小镇和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的产业发展。双方计划通过公共空间展示学生作品、举办设计比赛、孵化创业项目等方式,推动智能设计、数字化升级与城市更新。
目标:整合清华美院的设计资源与地方产业优势,打造国际级设计产业集聚区,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机会。
合作内容:2024年,清华美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联合STEAM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与设计、可持续技术等交叉领域。实验室旨在将艺术设计融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框架,推动创新教育与社会应用。
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互系统、数据驱动设计等,探索艺术科技在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场景的应用。
清华美院的产学研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1. 需求导向:从企业痛点或地方产业需求出发,如制造业升级、非遗活化等。
2. 跨学科融合:整合设计、科技、工程等多领域资源,例如STEAM实验室的成立。
3. 长效机制:通过研修班、实践基地等形式建立持续合作,如柯桥项目的四期培训。
4. 社会价值: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如非遗项目兼顾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清华美院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也为艺术设计教育如何服务产业升级提供了范本。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