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清华美院有哪些校友在动画教育领域有较高成就?

发布时间2025-04-03 00:4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动画教育领域培养了许多杰出校友,他们在学术研究、动画创作及教育实践中均有重要贡献。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及其成就:

一、王之纲

作为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之纲在动画与新媒体艺术交叉领域成就显著。他2007年获得清华美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方向包括动画艺术与科技融合、新媒体空间叙事等。其主导的《宋代绘画中市井空间的新媒体艺术转化》等课题,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动画与数字媒体教育中。他还参与多部国家级重大文艺演出的多媒体设计(如APEC文艺演出、冬奥会开闭幕式),指导学生探索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推动了动画教育的跨学科发展。

二、周方圆

2021届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其毕业设计《万华镜》以中华五十六民族文化为主题,获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学院动画奖铜奖。该作品通过民族服饰与美学符号的创新表达,成为动画教学中传统文化转化的典型案例。毕业后,她作为插画师和动画导演多次返校分享创作经验,影响新一代学生将民族性与现代动画技术结合。

三、张光宇与张仃(奠基性校友)

作为清华美院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元老,两人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动画专业”出身,但其艺术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动画教育体系:

  • 张光宇:代表作《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设计融合京剧脸谱与民间美术,奠定了“中国学派”动画的美学基础。他的创作方法论至今仍是动画教育中民族化表达的经典案例。
  • 张仃:担任《哪吒闹海》美术总设计,将敦煌壁画与传统木版年画元素融入动画,其主持创作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哪吒闹海》成为动画与公共艺术结合的范本。张仃提倡的“民间艺术为根”理念,持续影响着动画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导向。
  • 四、何嵘

    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后,曾在清华美院深造。现任中央新影集团动画部导演,并担任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其作品如《家》《童年的回忆》等水彩动画,强调情感叙事与手绘技法,在教学中被用作传统媒介与现代动画结合的案例。

    五、韩钰琪

    2018级研究生,参与《立体回忆录》中动画毕设讨论场景的设计,还原老动画工作室的教学环境。其创作聚焦动画教育场景的真实再现,为动画专业课程设计提供了历史参考。

    清华美院校友在动画教育领域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学科交叉创新:如王之纲推动动画与新媒体技术、空间设计的融合;

    2. 文化传承实践:如周方圆、张光宇等将传统艺术符号转化为动画语言;

    3. 教学场景重构:如韩钰琪通过作品再现历史教学环境,辅助教学研究。

    这些校友的成就不仅限于个人创作,更通过教育实践、学术研究及行业影响力,持续塑造中国动画教育的未来方向。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