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3 02:30
清华美术学院艺术与壁画研究所的研究特色集中体现在对传统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以及在国家重大艺术工程中的实践贡献。以下从多个维度解读其研究特色:
清华美院的壁画研究根植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术传统,以张仃、祝大年等老一辈艺术家为奠基人。他们主张“艺术与科学结合”,强调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同时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例如,1979年由张仃主持的首都机场壁画群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公共壁画的先河,被誉为“20世纪的敦煌”,这一项目不仅奠定了清华美院在壁画领域的学术地位,也体现了其“为民族而设计”的核心理念。
研究所注重对历史壁画的保护与活化研究,近年来主导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抢救性项目:
1.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研究
团队历时两年整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涵盖档案文献、创作手稿、口述史等内容,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国家艺术工程的创作历程与社会影响,填补了中国现代壁画史研究的空白。
2. 传统工艺技术创新
程向军教授团队创作的大型漆壁画《长城颂》(中国历史展览馆序厅),突破传统木胎工艺,首创蜂窝铝板干挂技术,解决了大型壁画变形与安装难题,成为传统漆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范。
壁画研究所积极推动艺术与科技、文化遗产的交叉研究: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
李路珂副教授团队以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为主题,利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使千年壁画“活起来”,并联合哈佛大学、中国美院等机构形成国际合作网络。
2. 材料科学与艺术实验
依托清华美院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壁画研究涉及玻璃、金属、纤维等多种材料,如林乐成教授的纤维艺术《宝塔山·黄土魂》,将传统编织工艺与当代公共艺术语言结合。
壁画研究所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彰显其社会服务功能:
研究所通过学术活动与教育项目推动学科发展:
1. 国际化学术平台
依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等品牌活动,促进壁画研究的国际对话。
2. 人才培养模式
绘画系设立壁画与公共艺术方向,开展博士生培养及国际交换项目(如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并设立康颂、哈内姆勒材料工作室,支持学生创新实践。
清华美院艺术与壁画研究所的特色可概括为:以历史研究为根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化合作,构建“传统—当代—未来”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其成果不仅体现在学术文献与艺术创作中,更通过公共空间的壁画实践,塑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清美画室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