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中班数学 教案(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

中班数学 教案(中班数学教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班数学 教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班数学 教案的知识,包括中班数学教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3.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6篇
  4. 中班数学教案
  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点数已有粗浅的经验,本活动通过“纸宝宝找家”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理解7的数数与形成,懂得两数多一少一的关系,促进幼儿数字概念的形成,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7的实际意义。

2、能运用多种比较多少的方法比较6、7两数的多少。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快乐的纸宝宝》7个材料不同的纸宝宝,若干大数字卡片1以及1—10;每人一套操作学具(7座小房子、7个纸宝宝);音乐《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快乐的纸宝宝》,复习6的点数。

提问:瞧,谁来了?来了几个纸宝宝?(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二、出示各种颜色的“纸宝宝”,引导幼儿认读数字7,学习7的形成。

1、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含义。

提问:又来了一名纸宝宝,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纸宝宝?数字7像什么?7还可以代表什么?

小结:7像镰刀,7可以表示任何7种物品。

2、观察不同颜色的“纸宝宝”,知道7里面有7个1。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7个纸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每种颜色有1个纸宝宝,7中颜色就有7个纸宝宝,7里面有7个1。

三、出示“纸宝宝找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实践,理解6、7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游戏一:幼儿操作“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提问:纸宝宝找到家了吗?怎么帮助没有找到家的纸宝宝?(理解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小结: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戏二:幼儿操作“纸宝宝吃水果”进一步巩固6、7两数的关系。

教师敲响小鼓,请为纸宝宝拿比敲的次数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戏,请为纸宝宝拿

比敲的次数少1的草莓。

四、引导幼儿玩游戏“抱一抱”,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音乐停止,教师说出数字,或比数字多1少1,几人抱一起。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背景

在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中的“圆圆和方方”、“会变的图形”、“拼图形”等活动后,幼儿对物体的形状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一天,我带领幼儿到园外的小公园散步,看门的爷爷将自动伸缩门打开,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随着门的开关而变大变小,于是就兴奋地嚷起来。经他一嚷嚷,很多幼儿都围了上来,对这扇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幼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

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投影仪,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幼儿园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儿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一个女孩子看到了门上的那些平行四边形。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了各种形状在拉、挤之后,有的会变形,有的不会变形,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奠定了基础。)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幼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幼儿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状稳定,什么形状不稳定。幼儿普遍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

4.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在讲述过程中,幼儿都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其余图形在拉挤之后都变形了。)

5.引导幼儿讨论并操作:怎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

(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结论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通过操作,孩子们增强了感性经验,这远比老师说一个结论来得印象深刻。后来在老师的暗示下,孩子们基本都知道只要添上几根筷子,让多边形变成若干个三角形,就可以稳定了。)

6.请幼儿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东西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又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投影,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图片)。

(看了图片,幼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平时多注意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在探索区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幼儿继续探索形状的奥秘。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探索中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知道5的相邻数,理解数群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尝试总结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迁移运用。

活动准备:

1、1-6数字卡、1-6数量不同的动物卡片、彩笔。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2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分别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及各自相邻的好朋友。

“小动物们最近搬新家了,它们听说你们最聪明了,想请你们帮它们认识认识它们的左邻右舍,你们说可以吗?那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1)分别出示5种不同的小动物卡片,利用1-6数字卡,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数量。

(2)找出它们的相邻好朋友,并说出里有(它们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习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1)出示6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它们排排队。

(2)“小花猫说呀我还是没弄清楚我的左邻右舍是谁,想请你们再来帮帮它,可以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它的相邻好朋友是谁和谁?找出5只小猫左边的邻居是谁,有几只,5只小猫的右边是谁,有几只,比较小狗比小猫少多少,小羊比小猫多多少。并说出5比4多1比6少1的关系。

3、引导幼儿寻找相邻数的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好朋友,一个比他多一是他的相邻大朋友,一个比他少一是他的相邻小朋友,三个数之间中间的数比前面一个数大,比后面一个数小

(2)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规律进行推理。找出6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7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

(3)组织幼儿完成操作练习:《找朋友》。通过操作练习,巩固5的相邻数。

(4)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

(5)教师利用幼儿用书第3册第32页,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完成数学活动。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玩数字娃娃的游戏,巩固对5以内相邻数的认识。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4

教学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成熟了,孩子们都被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豆子》。培养不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初步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

2.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记录表白扁豆黄豆绿豆。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请全班幼儿分别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是谁,是男生还是女生。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请你们也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

二、出示豆子,初步尝试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豆子,你们看,这是什么?(蚕豆)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老师也来抓一把,你们猜猜看,谁抓的豆子多?(幼儿猜想)

2.出示三种豆子。(黑豆白扁豆黄豆)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豆子,你们认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豆子)

怎样知道每一种豆子有几颗?(分开来数)我们来数一数,记一记。

3.出示记录表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记录表,小朋友看一看,表上有什么?黑豆的棵数记录在哪里?为什么?

(介绍记录表、记录)

三、动手操作、记录结果

1.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试试?请小朋友记住哦,抓完豆子以后,要先数豆子,再记录,记录好了之后,将记录卡挂在脖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集体交流

师:下面哪个小朋友看着记录卡来讲一讲,你的豆子每种有几颗?

幼儿:我抓了__个白扁豆,__个黑豆,__个黄豆。(出示拍摄的照片)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不同数豆子的方法

(分类数点数一个一个的数)

3.再次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数豆子,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再抓一把豆子数一数,在记录卡的反面记录下你抓的豆子的数量,给最多的记上标记。

4.再次交流

教师将操作情况拍照记录下来,请小朋友讲述抓得最多的豆子是哪种豆子。

四、结束:

师:我发现每个小朋友抓出来的豆子都是×豆最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次再讨论,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重视个体差异是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宽窄,在比较中区分宽窄,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宽窄。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形。

活动准备

1、各种宽窄不同的纸板若干

2、活动室置放宽窄不同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小客人“皮皮”导入

1.出示各种纸板,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纸板的不同。

2.介绍活动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游戏:帮助小客人

1、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

2、引导幼儿按意愿分组比较各自的纸板,交流比较结果。

幼儿会用正确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三、游戏:小小修路工

幼儿同宽窄不同的纸板拼搭各种路,并比较宽窄。

四、游戏:超级变变变(课件)

1、幼儿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宽、窄不同的纸板。

2、幼儿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较宽窄。

(了解宽窄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幼儿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五、游戏:找找看

寻找教室中宽窄不同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空间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

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海底的朋友》动画视频;“小丑鱼的舞蹈”情景图片;“海星”情景图片;“海底生物连连看”图片。

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海底的朋友》,导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熊猫奇奇和妙妙要去认识新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去哪里?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出示情景图片“小丑鱼的舞蹈”,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在海底游啊游,遇到了一群小丑鱼,小丑鱼们正在表演舞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一个队形,排成了一排,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二个队形,围成了一圈,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三个队形,排成了S形,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结:6条小丑鱼一会儿排成一排,一会儿围成一圈,一会儿又排成S形,无论他们的队形怎样变换,数量都没有变,还是6条。

出示情景图片“海星”,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大小、颜色、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继续往前游,遇到了很多成群结队的海星。

这些海星的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哪一群的海星最多?请你数一数。

小结:每一群的海星无论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只。

出示图片及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引导幼儿巩固数的守恒。

1、发放纸面教具,鼓励幼儿操作。

奇奇、妙妙在海底还认识了很多海底生物,看看都有谁?把数量一样的海底生物连起来。

2、出示图片,验证正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围棋,鼓励幼儿用固定数量的围棋排列出不同的图案。

日常活动

组织幼儿6人一组,听音乐随意走动,每次音乐停止时排列出不同队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内容:

学习4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鹅;7鸭子、小鱼;8只乌龟;9蝌蚪、虾子)

2、幼儿用书3、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引导幼儿学习按群记数、两个两个数和三个三个数,熟练目测数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给实物排队,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排?一样多的怎么排?(引导幼儿发现理解一样多的可以上下摆放。)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怎么排卡片?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

集体小结:青蛙和白鹅的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的数量都是7,……(幼儿通过叙述将动作与语言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动

按数量多少分类排序摆放,再匹配相应的点卡。(能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把相同数量的实物、点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数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数量的动物。(感知不同物体数量相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

不受物体摆放位置的影响点数2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7页。

2.挂图:《小狗的地洞》。

3.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27页,各自数一数小狗的地洞里皮球、小汽车、积木各有多少个。教师随机和他们分享点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挂图,让幼儿随时去介绍自己的点数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点数方法。

1.皮球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

2.谁有不同的方法?

3.你是怎么保证自己不漏数、不重复数的?

二、请幼儿取下玩具卡上的数字,贴到相应的框框里,完成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一次性餐盘、叉子、蛋糕图片各7个、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理解7里面有7个1;7个1合起来是7。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老鼠和猫》

老鼠要去买蛋糕,路上遇到了猫,过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猫,我们看看有几只猫出现?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边说儿歌边用手一个一个的指。

儿歌:小老鼠上大街买蛋糕,遇见猫。(指到谁,谁就说:“老鼠”,当指到六个人的时候,那个幼儿就要学一声猫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猫。看哪位幼儿点数清晰,反应最快。

(二)讲解操作:

1、通过猫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学习7的形成。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请的谁呀?我是怎样指的老鼠呀?(一个一个的指)我们现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请出来吧!

提问幼儿:几只老鼠?我们一起点数。

教师小结:6老鼠又来了一只猫,现在是几只动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猫是7只动物,6添1是7。

2、教师出示6个空的一次性餐盘当蛋糕盒,有序摆好6个,幼儿点数。

提问幼儿:(1)有几个盘子。(2)比较动物和盘子一样多吗?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

教师讲述:我们给老鼠盘子,猫不高兴了,怎么使6个盘子变成7个盘子?

教师总结:对!6个盘子再添上1个盘子(彩色)是7个盘子,6添1是7。

3、发蛋糕。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我们为每只小老鼠发蛋糕吧!(请幼儿在分餐盘的上面一个一个将蛋糕对应放好)。

提问幼儿:蛋糕是怎么放到盘子上的?6里面有几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师讲述:猫说我也想吃蛋糕,我们也给它一份蛋糕吧!原来有几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几份?

量的物体,感知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关系运用已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巩固数字6尝试数字1~6的排列。

教师总结: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发叉子。

请幼儿发7把叉子,提问幼儿:7里面有几个1呢?(7个1)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三)幼儿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过程。

教师讲述:老鼠和猫吃完蛋糕都没有饱,那我们给它们再准备一些吃的吧!你们想给它们再准备什么?

1、请幼儿在第一行插好6个绿苹果,如果再给猫1个绿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6个绿苹果再添上1个绿苹果是7个绿苹果,6添1是7。

2、请幼儿在第二行插好6块奶酪,与绿苹果比较多少后,再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奶酪是几块了?

教师小结:6块奶酪再添上1块奶酪是7块奶酪,6添1是7。

3、幼儿在第三行插出6块红色糖果,与奶酪比较多几少几后,提问:如果再添上1块糖果是几块?

教师小结:6块糖再添上1块糖是7块糖,6添1是7。

4、请幼儿在第四行插出6个蓝莓,如果再添上1个蓝莓是几个?

教师小结:6个蓝莓再添上1个蓝莓是7个蓝莓,6添1是7。

幼儿一个个将棋子收起来,然后点数说:“7里面有7个1。”将棋子摆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

让我们每位幼儿都当蛋糕面点师,每个人都做一个不同的蛋糕吧!说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体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黄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动反思:

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是我们从纲要中所学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宗旨,我以游戏和情景故事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巩固学习。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本活动的内容,我为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一、老鼠和猫的游戏导入,理解7的实际意义。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导入,让幼儿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个步骤:

(一)是通过故事图片的操作,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

(二)通过操作智慧盒,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数数,知道6、7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游戏、故事以及操作,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对7的数概念的理解,幼儿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我的三个教育目标基本达到,而且孩子的情绪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操作过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丰富些,达到每个幼儿都能人手一份,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再多渗透的一些数学的概念。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动中再渗透一些情景游戏,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恳请各位园长、主任以及老师们多多指导,我会虚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动中的困惑与困难。谢谢!

教学反思: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我依据《纲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学习规律,将数学活动与有效的故事情景互为整合,让幼儿学会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尝试剪不同的形状,并进行粘贴活动。

2、排除颜色的干扰,培养对图形的观察、辨别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材料设计

1、衣服、裤子形状的纸若干(纸的颜色要单一)。

2、各色花纹的包装纸若干。

3、各种不同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4、画笔、剪刀、双面胶。

玩法提示

1、请幼儿说说纸像什么?(衣服或裤子)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包装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剪下的图形随意贴在衣服(或裤子)上。

3、请同伴猜一猜你的漂亮衣服(或裤子)上,有些什么图形。

指导要点

1、能用彩色包装纸剪出不同的图形,并进行粘贴活动。

2、喜欢进行手工操作活动。

3、能巧妙地进行粘贴,装饰自己的衣服(或裤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摆放形式、位置的影响进行正确点数。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动物磁性教具各8个,数字1——8磁性教具图片

2、教室里摆放一些数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笔等

3、操作材料、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动物故事导语: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因为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啦,情景一定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7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场。

二、创设情景,学习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图片,师:看,首先出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瞧!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7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8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7添上1是8"(幼儿跟说)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7与数字8之间的关系,理解7与8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师: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7个)用数字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7添上1是8)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8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点数。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们摆出新队形?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8的物体今天有几只小兔子,几只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呢(8)我们可以用数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8。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进一步巩固理解小动物们表演完了,它们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

1、听音说总数老师弹琴,小朋友认真听听弹了几下?

2、听音做动作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做相同数量的动作:拍手、跺脚等3、看数发音请小朋友看数字卡,发出与数字卡相同数量的声音:如学小猫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学具,让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请幼儿独立完成2、教师批改,检验幼儿学习成果3、点评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谁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请将数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数字一样多的物品与春姑娘连上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9

一,活动准备: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

(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二)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三)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

(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三,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6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不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片树叶、五只小鸟、马路边的广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纽扣是圆形的……既然它如此贴近我们,我们为何就不能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奥秘?因此,我设计《玩夹子》这活动,让孩子能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一些数的规律,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喻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活动准备:

橘、绿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

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

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

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

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

2、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

3、花样排列

4、幼儿尝试排列

5、展示并纠正

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

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

3.能细致地观察与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6和7,苹果、梨、蝴蝶、小鸟、小鱼等图片,分组操作材料等。

环境创设:布置秋天公园情景。

活动过程:

1.创设秋天公园的情景,以“秋游”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2.认识数字7。

(1)请两名幼儿摘下6个苹果、7个梨,引导幼儿分别目测点数6、7的数量。

(2)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辨认数字“7”,讨论“7”像什么。

(3)请幼儿在情景里找出数量为7的“小鱼”、“蝴蝶”、“小鸟”。

(4)引导幼儿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感知7的数量。

(5)讨论:7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7可以表示生活中任何数量为7的东西。)

3.分组操作。

(1)串项链:引导幼儿根据绳子上的数字串相应数量的珠子。

(2)小火车:引导幼儿根据小火车的车厢数量把小鸡、小娃娃一一对应请上小火车。

(3)包糖果:引导幼儿根据糖果袋上的数字,包相应数量的糖果。

(4)夹夹乐:引导幼儿根据笑脸和刺猬模板上的数字夹相应数量的夹子。

4.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有数字7的物品。如,电话、门牌号等。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应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儿对于数概念的理解仍是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秋游“公园”这一游戏化的主题情境,引导幼儿将数概念已有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提升,使幼儿对数的认识有新的提升,力求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逻辑思维的发展,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引入环节:我设计了秋游“逛公园”活动,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小朋友兴趣很浓。

(二)学习环节:我通过欣赏秋天公园的情景,让幼儿摘水果感知6、7的数量,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7个梨比6个苹果多一个”,并让幼儿说出7像什么,除了7个梨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引导幼儿再次在公园里通过钓鱼、捕蝴蝶等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再次感知7的数量。给了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对那些善于思考的幼儿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调动了每个幼儿的上课积极性。

(三)最后分组操作环节,我采用了游戏“串项链”“小火车”“包糖果”“夹夹乐”的环节,幼儿通过自选玩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6和7的物体数量。通过操作,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主的活动,培养了细致观察与操作的习惯,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班里很多爱美的女孩子都戴起了丝巾。这些丝巾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如做腕扣、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特别流行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很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想,可以试试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鉴于四方形的丝巾装饰起来太费时,我选择了三角形的头巾。在材料的选择上开始我设想过用丝绸、纱等做头巾,但觉得这些材料太软,不易于幼儿操作,价格又贵,最后决定用充满民族特色的土布做头巾:质地较硬,容易操作;具有我们江南特色,很漂亮;比较容易收集。于是,此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2.能大胆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物体间隔排序的方式。

难点: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准备

1.范例头巾一块;

2.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块;

3.装饰用的即时贴小花若干;

4.录音机,轻快的音乐一段;

5.舞台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戴头巾转个圈,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老师戴了块新头巾,漂亮吗?(众生夸赞。)谢谢!

评:自然的导入,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今天活动的主角一头巾。

2.寻找规律

(1)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块头巾很漂亮呢?

(2)哦!这些花朵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解下头巾置于黑板上)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评: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勤了花朵排列的规律上来!

(3)小结:原来这些花是按一朵圆圆的一朵尖尖的规律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这就叫间隔排序!

评:简单、直观地讲述了间隔排序的概念。

(4)除了按花瓣的不同排序之外,还可以按什么来进行间隔排序呢?

这儿也有许多花,谁愿意上来用间隔排序的方法帮它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排序。)

评:让幼儿排序。活动的氛围更轻松。幼儿也更乐于参与。

(5)小结:原来花朵除可以按形状不同排序外,还可以按大小、颜色的不同来进行间隔排序。

3.制作要求

我们在装饰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间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让头巾变得更加漂亮!

评:要求简单、明确——用间隔排序的方法。

师:那花朵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

对了!从小红旗开始,在横线上都贴上间隔排序的花朵,头巾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了!

评:有了小红旗做标记,解决了排列的顺序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漂亮的头巾吧!

评: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意给幼儿的操作留出空间,比如同一种花朵就有大小、颜色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又有形状、大小的不同,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列。

4.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间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5.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体检查排序对错。

评:重点从颜色、形状、大小三方面进行讲评,既是检查,又是对间隔排序的进一步理解!

6.时装秀(结束活动)

(1)哇!你们做的头巾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头巾除了可以系在头上,还可以系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用你的头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好吗?

(2)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秀一下吧!(放音乐全体一起秀,结束。)

评:最后的时装秀是幼儿自我作品的一个展示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从实际活动的情况分析,本次活动的难易适中,非常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土布的加入,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而且,制作出的头巾又漂亮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很新颖!由于选择了不同特征的花朵,使幼儿有了更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同时,摒弃了在教授间隔排序时由老师讲、幼儿“依样画葫芦”的传统方法,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排列方法。能力一般的幼儿会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就能尝试按两种特征间隔排序的方法,让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充分利用幼儿形象具体思维方式的认知特点,设计各种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本活动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了独特的运动会场地、开幕式会场和颁奖环节,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最后,通过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学会细致观察周围生活,养成有规律的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分析:

1.重点:掌握不同事物排列的规律,设计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2.难点:设计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学ppt、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玩具珠子、穿珠绳、《运动员进行曲》、多媒体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打开准备好的教学ppt)

二、观看比赛场地,找规律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小动物们已经准备好的比赛场地,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

垫子:红色、黄色、蓝色……椅子:红色、黄色、蓝色……矮方凳:红色、黄色、蓝色……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赛道1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红色、黄色、蓝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赛道2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蓝色、红色、黄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赛道3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黄色、蓝色、红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三、观赏开幕式场地的布置,找规律教师:观看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主会场吧,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教师接着放映教学ppt)

1、观察会场的布置教师:小朋友们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像赛场一样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仔细找找。

幼儿观察并交流,请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三种颜色排列。)

2、观看小动物入场教师: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准备入场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参赛的小动物吧!(放映ppt)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出示正确的`列队。)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的小动物被几只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揭开气球验证答案。)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小老虎,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出示四只小老虎的图片。)

3、小朋友入场教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是我们,该如何有规律的进入运动会场呢?

(1)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按规律排队的方法(如按男女排队,1男1女;按照男和女拍成两队列队……)

(2)教师统一意见后,若干幼儿按规律排队绕课室走一圈,同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列队幼儿向其他幼儿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教师:比赛很快就要结束了,该给获胜的小动物颁发奖品了,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第一类: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第二类: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颜色、数量排列)第三类: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数量、形状、颜色排列)

2、幼儿分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按照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序数。

2、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准备:

1、图片、幼儿操作卡、数字奖牌

三、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动物园里开运动会啦!跳远比赛就要开始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小兔、小松鼠、小狗、小猫、小老鼠)

“比赛开始啦,我们一起为他们喊加油!”

2、游戏:跳远比赛。

师:“小动物们跳得真远快!现在哪个小动物跳得最远,谁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在第三?谁排在第四?谁排在第五?”

3、给获奖的小动物发奖牌:

根据小动物的排名,发1——5的数字卡片。

4、游戏:捉迷藏

出示图片:

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住在哪里?”

师:“小动物们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找找小兔子住在哪里?(请一个幼儿回答)咚咚咚,敲一敲门,看看这是不是小兔的家!(检查结果)

“那么小松鼠、小狗、小猫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5、幼儿操作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回家了。小动物的身上都有小圆点,先数一数有几个,一个小圆点就表示住在一楼,二个就表示住在二楼……,可别送错了啊!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2.货架(图片)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数字卡片

3.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布置商店(巩固)

1.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内容:

比较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目的: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铃一副、数字卡片一套、幼儿按小组人数每人一套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9的物品,数字卡片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印泥、印章、笔。纸偶小熊、三组泡泡。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四人一组,请小朋友取出桌上的一个小碗,数一数小碗里的物体有几个,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的这两个物品哪样多,多几个?哪样少,少几个?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发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贴绒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动

小熊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排列形式均不同,见下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请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背景图,发幼儿观察图中物体的数量,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比较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2、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拍手的次数要与铃声数相同,同时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与教师敲小铃的数一样多。

3、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按比数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数拍手,同时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比数字卡片的数多1或少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一定顺序点数树叶,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对应。

2、乐意分享各种数数的方法,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难点

重点:请幼儿上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互相试试别人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树叶贴画、落叶、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落叶老师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捡了许多落叶,你在捡落叶时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或是新的发现吗?

1、集体欣赏树叶画

导语:我们来变个魔术,把许多落叶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提问:落叶会变出一种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2、个体尝试数树叶

要求:这幅螃蟹画中有几片树叶呢?请你仔细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可以

用数字卡片,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树叶有哪些方法?是否记录总数?

3、分享交流

提问:这幅树叶画螃蟹中有几片树叶呢?你是怎么数的?按什么顺序?

落叶照片

1、集体欣赏树叶画

提问:现在落叶变成了什么?

2、个体再次尝试数落叶

要求:每种图案用了几片落叶?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再来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

(三)幼儿和落叶做游戏

要求:我们来个游戏数落叶,请你仔细数数图片上有几片树叶,并跑向贴有这个答案的地方。游戏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点数情况,分享彼此点数方法。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还存在很多不够好的地方。我们在数第二幅落叶贴画时,当孩子们已经数清楚每个小画面中落叶数量,开始数画面中落叶总数的时候,我预设给孩子们积累的是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部分我处理的过于着急,感觉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接着往下数,而不是通过孩子们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好方法。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时,孩子们都没有运用到这个数数的好办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

【#教案#导语】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

1.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图书的活动,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学会按数匹配实。

2、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认识图书,知道什么是封面,封底,什么叫每一页。

2、各种事物形象的贴纸若干,封面印有数字和标有页码的图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兔开了一家图书店,生意特别好,这几天书店里的图书全卖完了,可还有许多小动物想来买书,小兔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每人帮他设计制作一本图书,你们愿意吗?

二、认识图书

1、出示封面印有数字的书。

师:我们知道每一本书都有封面、封底和每一页组成。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大家猜猜看这个数字3是什么意思呢?这本书和什么有关系呢?(一本有关数字3的图书,每一页都有3个小动物?)

2、出示标有页码的图书。

师:这儿还有一本书,和刚才那本有点不一样,你们看封面上有没有数字?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内容。(一本有关兔子的书)每一页上的兔子一样多吗?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每页上都贴有兔子,但每页上的兔子数量都不一样多,排列有序。)

三、亲手制作,巩固知识。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来帮小兔制作图书了,你可以选择做一本数字图书,记住每一页上的小动物和封面上的数字是一样多的,你也可以做一本小动物图书,做法和小兔书一样,排列一定要有序。

四、活动评价。

(1)展示一本数字书,一本实物书,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2)请个别幼儿讲述作业,集体检查。

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利用积木长、宽、高不同的高度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体验造高楼的成功感,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每位幼儿人手五块)。

【活动流程】

一、三只小猪比高矮

1、(出现下半身有遮挡的两只小猪,小猪有高矮区别,给矮个小猪垫上砖块,使它从正面看上去反而是高的。)

提问:这两只小猪谁高谁矮?(引导幼儿说出红蝴蝶结的小猪矮,绿蝴蝶结的小猪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比较高矮是可以用目测,用眼睛看的方法来发现高和矮。

2、小猪们不同意,去掉遮挡物

提问:现在是哪只小猪高呢?为什么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呢?你们平时是怎么比高矮的?站在哪里比的?如果踩在砖头上跟你比你同意吗?(不公平)

小结:比较高矮的时候,需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

3、取出第三只小猪

提问:现在第三只小猪也到了,谁,谁最矮?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小结:高矮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而且比的方法有很多种。

二、三只小猪造高楼

1、取材料和提要求

2、造高楼

提醒幼儿用五块砖来盖房子,鼓励幼儿尽快盖好房子,节约时间。

提问:为什么用同样的五块砖造的房子不一样高呢?

用三块砖来探索不同的摆法:的,比较高的,最矮的。

小结:原来砖块摆的不一样,高度也不一样,竖着摆,侧着摆比较高,躺着摆最矮。

3、比高矮

提问:那栋楼?(现高矮不明显的楼房)问:怎么能比出它们的哪个?

师用身体来帮忙,逐个比较,并用即时贴做标记。

小结:高矮差距不明显是可以利用自然工具,来进行比高矮。

三、收拾学具

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9的数量,认识数字9。

2、能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活动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实物卡片若干(6只青蛙、6只白鹅;7只鸭子、只乌龟;8只蝌蚪、8条鱼;9条金鱼、9只虾)

2、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目测接数池塘里的动物。

(1)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春天到了,许多小动物都出来了,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

(2)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判断出每种动物的数量。

2、把数量相等的小动物放在一起。

(1)师:小动物们要玩游戏了,它们要和数量一样多的小动物一起玩,谁愿意来帮它们找一找?(请个别幼儿来找一找)

(2)请幼儿示范将数量相同的卡片摆在一起,引导幼儿说一说6只白鹅和6只青蛙一样多……

(3)师:每队小动物想找一个数字做朋友,它们应该找谁呢?

(4)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匹配数卡。

3、认识数字9。

(1)师:三队小动物都找到了数字朋友,还有哪队小动物没有找到数字朋友?那它们应该找数字几来做朋友呢?

(2)师(出示数字9):这是数字几?它是什么样子?像什么?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4、幼儿操作活动。

(1)找出数量相等的动物。

(2)两边一样多。

(3)数物拼版。

5、评价活动。

分别请幼儿介绍每个活动的情况,引导其他幼儿对应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对应数数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2、学习8的形成,知道7个添上1个就是8个;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喜欢数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够通过对应数数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2、难点:学习8的形成,知道7个添上1个就是8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花篮若干,桃花瓣若干,小椅子若干,绘本角色头饰9个,学习单和笔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幼儿已阅读《奔跑的古古》的绘本。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请客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故事中的古古,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创设请客情境,导入活动。

师:今天古古要请故事中小伙伴去他的家里做客,我们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游戏:古古请客

1、教师扮演古古,布置请客的场景(摆放7张椅子),并请8名幼儿分别带上不同的头饰,扮演小客人开始“入座的游戏”。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古古家里的小椅子够小客人坐吗?谁多谁少?”“如何让每个小客人都有一把椅子坐?”

3、教师小结:“7把椅子添上1把就可以让8个小客人都有椅子了。”

三、游戏:古古送礼物

1、教师给每组分发小花篮(每组8个幼儿扮演客人,1个幼儿扮演古古),在小花篮里放7瓣花瓣,请一组的幼儿将小花篮中的花瓣送给小客人们,每个客人送一瓣花瓣。

2、引导幼儿数数花瓣的数量并讨论:“是否每个客人都能收到小花瓣呢?谁多谁少?”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如何才能让每个客人都收到一瓣桃花瓣呢?并请几名幼儿分享交流,同时扮演古古再次送花瓣。

四、操作活动

1、教师介绍学习单上的任务。

2、教师分发学习单和笔,观察并指导幼儿。

五、活动结束

5.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

2、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3、能安静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每人一盒火柴(或塑料小棉签),教师事先拼好的范例《有趣的数学》,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学拼火柴棍图。

(1)教师用展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2)请幼儿说说用了几根火柴棍。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2)说说自己拼出了什么?如用4根火柴棍,你拼出了什么?用6根火柴棍呢?

3、练习《有趣的数学》中的"数一数,连一连"。

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相同数量的图片用线连接起来。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投诉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