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23:1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简称清华美院)通过多元化的团队活动,结合学术实践、社会服务与校园文化,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体举措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重大设计项目参与
清华美院师生团队长期参与国家级设计项目,如北京冬奥会火炬台“大雪花”设计(马赛教授团队)、第九届亚冬会主火炬塔“雪韵丁香”设计(工业设计系团队),以及中国奥林匹克艺术与设计展等。这些项目需要多专业协同,学生在导师带领下分工合作,从概念到落地全流程参与,培养跨专业沟通与责任意识。
2. 艺术创作与展览策划
例如“从塞纳河到光华路”中法特展的导览直播活动,教师团队联合策划,通过多平台联动呈现展览;《伟业》《长城颂》等获奖作品创作中,雕塑系与工艺美术系团队协作完成大型主题雕塑与漆壁画。学生通过观摩和辅助参与,学习团队协作的规范与创新方法。
1. 学生社团多样化活动
学院支持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公益实践等五大类社团。例如,公益实践类社团组织支教、环保活动,学生在服务中强化分工与配合;传媒类社团负责校园活动报道,需协调采编、摄影、设计等环节,锻炼跨职能合作能力。
2. 团体心理辅导与素质拓展
学院开展“凝心聚力 携手同行”心理辅导活动,通过“绳索逃生”“搭塔”等游戏,让学生体验目标设定、角色分配与策略调整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与信任感。
1. 乡村美育支教
博士后团队带领学生赴浙江安吉山川小学开展艺术课堂,如折纸、扎染、古诗文设计等课程,学生需分组设计教案并协作教学,培养责任意识与协作能力。
2. 非遗扶贫项目
在新疆哈密与四川大凉山的非遗扶贫项目中,多专业师生联合调研传统工艺,设计创新产品,帮助当地脱贫。此类项目要求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团队执行力。
1. 拔尖人才实验班
设计艺术学院实验班打破专业界限,组织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等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完成课题,通过“工作坊”形式强化跨界合作与思维碰撞。例如,小组任务中需融合平面设计与产品载体,培养全局视角。
2. 产教融合项目
学院将教学过程与企业需求结合,如北体育馆文化建设中,环境艺术团队需与建筑单位、施工方反复协调,学生参与方案优化,学习如何在现实约束中平衡艺术表达与团队目标。
1. 学术研究团队合作
如“新疆哈密刺绣图案研究”课题中,染织、服装设计等专业师生联合整理传统纹样并开发衍生品,强调学术传承中的协作分工。
2. 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中法特展直播中,教师团队联合导览,学生参与技术支持与宣传,体现文化传播中的跨领域协作。
清华美院通过“实践导向、多元融合、社会服务”三维路径,将团队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流程。学生不仅在专业项目中提升协作能力,更通过社会责任践行深化对团队价值的理解,最终形成兼具艺术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央美校考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