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会美育实践成果展
活动内容:展示学生社会美育实践支队的成果,如乡村美育改造、公共艺术设计等。例如“窗外”公益美育实践项目,曾在宜兴乡村菜市场策划“艺术展”,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视觉改造。
展览形式:分为“自然诗意”“无尽色彩”“家乡烟火”三大主题区域,涵盖美育科普课堂、地方风貌改造等内容,部分作品由学生与当地社区儿童共创。
主办单位:美术学院团委与教育公平促进协会联合主办,积极响应国家美育工作政策。
2. 学生艺术协会年度展览
常规展览:清华美院艺协(学生艺术协会)每年举办多项品牌展览,包括:
“爆破”学生优秀作品展:展示各专业学生的创作成果。
“壹个展”与“自由而无用”小型艺术展:聚焦青年艺术家的实验性作品。
特色活动:如“材料节”展览,探索不同艺术材料的创作可能性,促进跨学科交流。
3. 校园书画大赛作品展
活动规模:清华大学校园书画大赛已举办多届,吸引全国高校师生投稿,涵盖书法、国画、篆刻、西画等多种形式。例如第八届展览(2023年)展出60余件获奖作品,第九届(2025年)扩展至20余所高校的200余件投稿。
主办单位:由校团委、艺术教育中心与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学生艺术团美术社及艺协承办。
4. 跨校联合艺术节展览
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清华美院作为联盟高校之一,参与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等活动。例如2024年艺术节中,清华美院学生团队展示了设计类作品,并参与“非遗与数字化创新”等主题的展览。
特色板块:展览分为“造型类”与“设计类”,涵盖装置艺术、多媒体设计等前沿领域。
5. 专业社团特色展览
美术与设计社团:如绘画社、雕塑社定期举办主题展览,例如“风与物游”双个展(2023年),展示学生辅导员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成果。
学术交流展:美育讲堂系列活动结合展览与讲座,如动画系毕业生周方圆的《万华镜》创作分享会,同步展出其作品前期设计与分镜。
6. 毕业作品展
规模与形式:虽为学院主办,但学生社团深度参与策展与执行。例如2024届本科生毕业展展出210余名学生的千余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数字艺术等,展区分布于清华艺术博物馆与美院美术馆。
线上延伸: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厅,突破地域限制展示作品。
清华美院学生社团的展览活动以“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为核心,既注重传统艺术传承(如书画大赛),也探索社会美育与跨学科融合(如公益实践展、数字艺术展)。部分活动通过校际合作(如卓越艺术节)扩大影响力,形成了“专业创作+社会实践+公众美育”的多维展览生态。更多详情可参考清华美院官网及社团官方渠道。
猜你喜欢:清美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