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清华美院艺术交流有哪些手工艺展示?

发布时间2025-04-03 02:3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在艺术交流中展示了多样化的传统与现代手工艺,涵盖国内外合作展览、非遗传承与创新实践等。以下为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展示内容及活动:

一、国际工艺美术交流展览

1. “薪技艺”国际工艺美术巡展

展览汇集来自16个国家的百余件作品,包括陶瓷、金属、玻璃、纤维、大漆等门类,强调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融合。例如,金属工艺结合现代设计语言,玻璃艺术探索材料特性与光影效果,漆艺作品则通过蛋壳镶嵌、金箔贴饰等技法展现东方美学。

2. 中日传统工艺联展

与日本鹿儿岛县合办的展览展出了“大岛绸”(传统丝绸织造)、“川边佛龛”(木雕工艺)、“萨摩烧”(陶瓷)等日本非遗技艺,并设立体验区,如鹿儿岛描金画和大岛绸编织互动。

3. 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

该展览联合多国艺术家,展示金属工艺的“熔古铸今”理念,既有非遗传承人的传统作品(如珐琅、錾刻),也有实验性的现代装置艺术,例如银器与钛合金结合的前卫首饰。

二、校际与学科特色展示

1. 工艺美术系作品展

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如“互动·创新”展,涵盖金工、漆艺、纤维、玻璃四大类。代表作品包括周尚仪的银胎珐琅《连理枝》、洪兴宇的汴绣《春夏秋冬》,以及玻璃雕塑《繁衍》等。

2. 开放日与创意文化节

在美院开放日和创意文化节中,设置手工艺互动区,邀请染织艺人、风筝制作大师现场演示,并展示学生创作的版画、雕塑、陶瓷等作品。例如,第三届创意文化节邀请黄荣华(传统染织)和缪伯刚(风筝制作)进行技艺展演。

三、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项目

1. 非遗研培与创新设计

清华美院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推动彝族刺绣、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等技艺的现代化转型。例如,李迎军团队将彝族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并登上国际时装周。

2.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展示

在学术讲座与展览中,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以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为例,解析非遗中的造物精神与审美智慧,如苗族蜡染、侗族织锦的工艺特色。

四、国际学术论坛与工作坊

1. 金属艺术学术论坛与工作坊

展览配套活动中,举办传统工艺展演(如錾刻、锻造)和学术研讨,探讨金属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可能性。

2. 玻璃与纤维艺术实验教学

工艺美术系实验室(如玻璃艺术实验室、纤维艺术实验室)定期开放,展示吹制玻璃、高温窑变、纤维编织等创作过程,并邀请国际艺术家参与教学。

清华美院的手工艺展示以“艺科融合”为核心,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如漆艺、陶瓷、金属工艺),也探索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化非遗、智能设计)。其交流活动覆盖国际巡展、校际合作、非遗活化等多个维度,形成独特的学术与实践生态。

:部分展览信息可能已过时,建议通过官网或活动公告获取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集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