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雁栖湖地区(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核心)开展的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在心理辅导效果评价方面呈现出多维度特点,结合不同活动形式与目标群体的反馈,具体评价如下:
1. 多元形式结合,促进心身共育
活动常以“运动+心理+公益”为核心,如“先行者——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通过运动打卡、心理知识答题、公益志愿服务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圈,培养健康习惯,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类设计被评价为“科学且富有实践性”,有效结合五育并举理念,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能力。
2. 特色活动融入地域文化
例如第三届“先行者”活动中的“线上海南环岛旅行打卡”,将心理教育与虚拟探索结合,激发参与兴趣。参与者反馈此类活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通过游戏化设计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1. 情绪管理与压力缓解
在正念工作坊等活动中,学生通过冥想、正念行走等练习,学习情绪调节技巧。2022级新生参与的“正念生活”工作坊显示,90%的参与者表示“身心得到放松”,并掌握了基础的正念技巧以应对学业压力。
2. 自我认知与社交能力提升
人际关系成长小组(如第五期封闭式小组)通过12次互动,帮助成员在安全环境中探索人际模式。参与者反馈“从他人视角重新认识自我”,并在小组互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与同理心。
1. 学院级团辅活动的实效性
土木工程学院的新生团辅活动通过“我能行”系列任务设计(如沙盘体验、情绪宣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抗逆力。活动后评估显示,学生普遍感受到“班级融入感提升”,并通过团队合作建立了互助关系。
2. 社区与跨群体联动
雁栖湖社区开展的危机干预讲座(如“珍爱生命守门人”项目),通过案例分析与技能培训,帮助居民识别心理危机信号。参与者表示“学会倾听与陪伴”,并将知识应用于家庭与社区支持中,形成心理健康互助网络。
1. 心理健康素养的普及
活动通过持续性打卡(如31天科普答题与运动打卡)培养学生健康习惯。数据显示,完成打卡的学生中,85%表示“更关注日常心理状态”,并主动传播心理健康理念。
2. 学术与实践结合的创新模式
国科大关工委联合心理所开展的科普活动,通过开放实验室、组织科学教育实践,不仅缓解学生焦虑,还激发了科研兴趣。此类活动被评价为“将心理健康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具有长期育人价值。
总结来看,雁栖湖地区的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在科学性、参与度及实际效果方面均获得积极评价,尤其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可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猜你喜欢:北京活动公司
更多厂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