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资讯

北京拓展活动场地租赁合同签订后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0

在北京拓展活动场地租赁合同签订后的管理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合同履行顺利并规避潜在风险:

一、合同条款执行管理

1. 明确双方责任

  • 根据合同条款,监督甲方(出租方)履行场地维护、配套设施提供(如水电气、安保等)的义务,同时确保乙方(承租方)按约定用途使用场地,不得擅自转租或进行违法活动。
  • 定期检查场地使用情况,如发现乙方违规(如超出经营范围、破坏设施等),需按合同约定采取书面通知整改或解除合同等措施。
  • 2. 租金与费用管理

  • 建立租金支付台账,确保按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如按年/季/月支付)和方式(现金/支票/汇票)收取租金,逾期需按合同收取违约金(通常为每日1%)。
  • 若涉及保证金,需单独管理并明确退还条件(如合同终止后无违约行为时退还本息)。
  • 二、场地使用与维护管理

    1. 设施维护与检查

  • 甲方需定期对场地基础设施(如水电、空调、消防设备等)进行维护,并记录维修情况。
  • 乙方在使用过程中如需改动场地设施(如搭建舞台、布置设备),需提前向甲方提交方案并获得书面同意,避免因擅自改动导致责任纠纷。
  • 2. 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

  • 监督乙方遵守场地卫生及安全规定,例如禁止噪音扰民、垃圾分类处理等。若乙方造成污染或设施损坏,需按合同要求修复或赔偿。
  • 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

    1. 保险责任划分

  • 确认双方投保范围:甲方通常负责公共责任险、火灾险等公共区域保险;乙方需自行投保经营活动相关的财产险、人员意外险等。
  • 发生保险事故时,需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留存现场证据,协调理赔流程。
  • 2. 不可抗力应对

  • 如遇极端天气、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场地无法使用,需按合同约定协商调整租金或终止合同,并保存相关沟通记录。
  • 制定应急预案,例如备用场地安排或活动延期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 四、沟通与档案管理

    1. 定期沟通机制

  • 建立双方对接人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场地使用中的突发问题(如设备故障、活动时间冲突等)。
  • 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事项(如租期延长、费用调整),需签订补充协议并留存书面文件。
  • 2. 合同档案管理

  • 归档保存合同原件、租金支付凭证、场地检查记录、沟通函件等资料,建议电子化备份并设置保存期限(通常至少保留至合同终止后2年)。
  • 五、续租或退租流程管理

    1. 续租协商

  • 合同到期前30-60天,主动联系乙方确认续租意向。若乙方选择续租,需重新签订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优先权条款需明确执行。
  • 2. 退租交接

  • 退租时,监督乙方按约定恢复场地原状(如拆除临时搭建物、清理垃圾),验收合格后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
  • 若乙方未按时交还场地,甲方有权采取强制清退措施,并追究逾期占用费(通常按日租金的2倍计算)。
  • 注意事项

  • 法律合规性:北京地区需特别注意场地产权证明、消防验收文件等合法性审查,避免因权属争议或资质不全导致合同无效。
  • 争议解决:如发生纠纷,优先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按合同约定选择仲裁(如北京仲裁委员会)或诉讼途径。
  •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有效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降低运营风险。具体操作中建议参考北京市工商局制定的《北京市市场场地租赁合同》模板及相关补充协议。

    猜你喜欢:雁栖湖团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