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上学习平台与数字化课程
1. 国家老年大学
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涵盖健康养生、艺术鉴赏、数字技能等,如插花、诗歌朗诵、短视频制作等。
2025年春季学期新增京剧、拉丁舞、八段锦等140个班级,约4000个学位,课程可通过官网或移动端APP报名。
2. 短视频与直播学习
通过抖音等平台学习健康知识、反诈技能、生活技能,例如“健康科普”“智能设备使用”等,内容灵活且易触达。
二、社区老年学堂与线下活动
1. 试点老年学堂
覆盖东城、西城、朝阳等六区的11个试点,提供公益课程如书法、瑜伽、八段锦、智能设备使用等近50门课程,就近参与且免费或普惠收费。
例如丰台南苑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八段锦课程、紫竹院街道的短视频制作课。
2. 区级老年大学课程
朝阳区社区老年大学:开设摄影、声乐、古琴等课程,鼓励学员反哺社区,组织文艺团队。
石景山老年大学:提供舞蹈、音乐、书画等兴趣班,地址在八角北路,交通便利。
三、文化艺术与健康养生活动
1. 老年教育文化艺术节
北京开放大学主办的“熠·京秋”活动,涵盖舞蹈、模特、书画、摄影等比赛,展示老年人学习成果。
2. 健康与运动课程
社区组织太极拳、健身操等课程,如丰台南苑街道的八段锦教学;国家老年大学新增居家收纳、有氧健身等实用课程。
四、智能技术培训与数字赋能
1. 智慧助老公益行动
通过“百千万智慧助老”项目,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线上购物、打车等,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社区定期开展线下答疑活动,如丰台芳古园社区的智能手机使用指导。
五、学历教育与终身认证
银龄学历体系
北京开放大学推出“银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历认证,通过学分累积激励老年人持续学习,如参与课程可获得证书和奖章。
六、游学与沉浸式体验
社区教育游学项目
如“燕京八绝 古街体验”等文化游学活动,结合历史与手工艺实践,丰富学习形式。
七、志愿参与与“老有所为”
鼓励老年人担任志愿者或讲师,例如退休武术教练李俊峰在老年学堂教授养生课,学员通过反哺社区实现自我价值。
北京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分层次的终身学习机会。建议老年人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就近的社区学堂或线上平台参与,也可关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老年文化艺术节”等年度活动。具体课程信息和报名方式可通过各区老年大学官网或社区服务中心查询。
猜你喜欢:企业内训